1.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是哪些地方

2.蔬菜价格走势分析工具

3.未来一个月玉米行情走势如何?

2021粮油价格_5月份粮油价格走势

内容提示: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13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72亿t,比上年度减少3.19%;需求量为6.82亿t,比上年度下降2.01%。

2012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总体运行平稳,个别品种出现一定幅度波动,6月小麦、玉米和大米价格水平均与2011年12月基本持平,小麦和玉米价格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大米价格同比有所上涨。从下半年来看,全球经济大环境、粮食产需关系等两大因素将对国际粮价产生抑制性影响,预计国际市场粮价总体呈小幅波动运行态势,应着重关注小麦市场的变动。

2012年前6个月,国际市场玉米价格总体呈小幅震荡下跌走势;小麦价格在5月中旬因美国西部平原、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小麦种植区出现干旱天气,价格一度大幅上升17%,但随着天气因素炒作降温,下旬开始明显回落;主要受收储政策的影响,泰国市场大米价格5月明显上升,从每吨490美元上升至556美元,升幅13.5%。6月,美国硬麦FOB价、芝加哥软红冬小麦期货价分别为302美元/t和233美元/t,同别低9%和10%;美国玉米现货、芝加哥玉米期货价分别为246美元/t和232美元/t,同比下降10%和18%;泰国大米(含碎25%)出口价格、芝加哥糙米期货价格分别为560美元/t和333美元/t,同别上涨16%和6%。

全球粮食产需关系总体改善、全球经济走势不稳是主导2012年以来国际粮价走势的两大主要因素,而从下半年来看,两大因素仍将抑制国际粮价上升,总体仍将继续小幅波动运行。

6月底,欧盟会议达成巨额经济刺激,欧债危机似乎取得了比预想中更好的进展,但是当前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数据不佳,全球经济持续向上发展的动力仍然不足,这必将导致国际商品价格下半年仍会出现较大反复,一些机构所预期的反弹之旅将可能低于其期望,这一大背景将对国际粮价产生抑制作用。

从全球粮食市场的产需关系上看,2011/12年度(当年10月至次年9月)全球粮食产量增加,总产量略高于需求量,其中小麦产需基本平衡,玉米、大米产量略高于需求量;粮食库存消费比维持较高水平。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2011/12年度全球粮食产量较上年度增加4.82%,达到23.03亿t,略高于需求量0.17%,逆转了2010/11年度产不足需的局面,库存提高0.9%至4.62亿t,库存消费比达到20.1%,因此,从目前到2011/12年度结束,全球粮食供应是有保障的,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从10月开始的新的粮食生产年度来看,全球粮食继续增产,产量连续两年高于需求量,而且过剩量还略有扩大,库存消费比维持在20.3%的高位,全球粮食市场产需关系较上年度继续好转,这将从供需和市场预期两方面对国际粮价产生抑制作用。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报告,2012/13年度世界谷物产量预计为23.70亿t,比上年度增加2.91%;需求量为23.55亿t,比上年度增加2.43%,过剩量由上年度的411万t扩大至1533万t;库存量为4.78亿t,提高3.32%。其中,小麦产量低于需求量,玉米产量高于需求量,大米产需基本平衡;期末库存量为4.78亿t,比上年度提高3.32%。粮食市场的这一产需关系有利于维持价格的稳定。

后期国际粮食价格应主要关注小麦。从产需上看,2011/12年度全球小麦处于紧平衡状态,但预计新年度小麦产量将下降,产不足需,库存下降明显。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13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72亿t,比上年度减少3.19%;需求量为6.82亿t,比上年度下降2.01%。期末库存为1.86亿t,比上年度下降5.01%。目前,北半球冬小麦正处于收割期,由于前期天气情况不理想,一些机构预期产量仍有下调的可能,而今后春小麦将进入生长的关键时期,市场将可能利用天气情况进行炒作。此外,从以往情况看,每轮粮食价格上涨的周期,都有一个品种率先上升,而且涨幅领先,其中小麦领涨的次数为多。2012年适逢小麦产需关系紧张,具备上升的条件,应该给予关注。

来源:://.ibaogao/news/040G120512013.html

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是哪些地方

大家知道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而黑龙江的粮食量占据我国首位,那边出产的东北大米很受消费者欢迎。

今年黑龙江水稻在销售上有些缓慢,那么它的最新价格是多少钱一斤呢?2020年黑龙江水稻行情怎样?接下来小编会给各位详细讲讲。

一、黑龙江水稻价格多少钱一斤?

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五常稻花香3.2元/斤;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绥粳18号2.95元/斤;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稻花香3.5元/斤;黑龙江佳木斯市抚远市富硒水稻2元/斤;黑龙江哈尔滨市延寿县稻花香7号稻谷1.7元/斤;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粒稻1.98元/斤;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县黑水稻2.8元/斤。

二、2020年黑龙江水稻行情预测

每个地区的水稻价格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的价格走势还是相同的。

2020年黑龙江省内水稻的价格可能会有小幅度的下降。

由于市场上以前年度水稻的存储量还不少,随着新水稻的供应量继续增加,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度下降。

三、黑龙江粳稻销售慢的原因

1、今年黑龙江水稻质量偏低

主要是由于今年中后期,黑龙江地区出现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不足,温度偏低,水稻成熟度有所下降,经销商收购稻谷利润空间较小,收购积极性不高。

同时,由于出米率普遍偏低,据调查,绥棱本地稻谷出米率超过6个半的极少,即使超过6个米的也产是很多,同时整精米率也有所下滑,导致稻米质量下降,终端走货缓慢,企业收购稻谷更加谨慎,也影响了稻谷的收购进度。

2、粳稻库存量较高,对现货水稻价格构成压力

据了解,由于连续多年的水稻托市收购,再加上水稻连年丰收,目前国家和地方库存稻谷数量在1.3亿吨以上,其中粳稻库存在7100万吨左右,大部分粳稻库存集中在东北地区,黑龙江占比较大,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对2019年新稻销售也产生一定的价格压力。

3、受全国稻谷市场大环境的影响

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水稻仍是取得了大丰收,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份稻谷供需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9年稻谷总产2.093亿吨,预计总消费1.941亿吨,稻谷节余量为1400万吨,可见今年的稻谷去掉消费,还有大量的剩余,市场稻谷供应仍然比较宽松。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黑龙江水稻的价格会因地区与品种不同而有明显差异,2020年黑龙江省内水稻的价格可能会有小幅度的下降,而今年黑龙江那边水稻销售慢跟质量偏低与库存量较高有较大的关系。

蔬菜价格走势分析工具

的生产经营,在黄淮小麦优势区、东北大豆优势区、西北棉花优势区、东北和长江中下游水稻优势区、西北杂交玉米制种优势区,都形成明显的区域优势。

黑龙江垦区已经成为东北粮食主产区的主要生产基地,新疆兵团已成为西北优质棉的主要生产基地,广东、广西垦区已成为蔗糖的主要生产基地,海南、云南、广东垦区已成为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基地。

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

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三江平原、

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

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三江北大仓,两江三湖居中央;成都平原西南望,珠江三角在南方

未来一个月玉米行情走势如何?

2003年,随着宝鸡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市区消费市场在经受了“非典”疫情的考验和供需关系的变化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出了持续低迷的运行态势,呈现出了上升之势。

2003年市场物价变动的基本情况

1、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1.7%。2003年宝鸡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摆脱了近年来一直下降的状况,出现止跌上涨的态势。

2、分月看,走势分布为“V”形。1-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1.9、101.5、101.2、101.5、100.7、99.8,除4、5月份受“非典”疫情影响,一些中药材、中成药价格大幅飚升拉动总指数上升之外,其它月份均呈逐月走低之势,至6月份达到全年指数的低谷而出现负增长;7-12月为100.4、100.8、100.8、102.2、105.2、104.5,除11月份因为粮油价格快速上涨而影响指数上升,为全年涨幅最高之外,其它月份又呈逐月攀升态势。

3、分季看,走势呈“U”形。全年各季同期比指数为101.5、100.7、100.7、104.0,呈现两高两平态势,二、三季度为全年指数的最低点,第四季度为全年指数的最高点。

4、分类别看,八大类价格“五降三升”。与上年相比,食品、医疗保健、居住类分别上涨7.9%、2.7%和1.8%,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五类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家庭设备类,下降6.5%,其它降幅均在1.5%-2.9%之间。

影响市场物价变动的因素分析

<一>食品类是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的直接原因

2003年,食品类价格上涨7.9%,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1个百分点,改变了近年来持续下降的局面,成为各类中价格领头羊。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粮、油、菜、肉等价格上涨所致。

1、粮、油价格一路走高。“粮食为万物之首,粮价是百价之基”。全年粮食、油脂类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上涨6.9%和8.2%。特别是十月下旬以来,米、面、油价格大幅上涨,米每公斤平均上涨0.2元,面粉每袋(25公斤)上涨最高达到10元以上,散装油每公斤上涨1元左右,桶装油(5升)每桶上涨8元左右,饮食领域扯面、米线每碗分别上涨0.5元,半制品切面每公斤上涨0.40元,熟制品馒头也变相涨价。由于粮油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与此相关食品类价格的全面上升。粮油价格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和自然灾害影响,使产量普遍下降。2003年宝鸡市夏粮种植面积比上年下降4.9%,产量下降13.7%,其中小麦面积下降5.2%,产量下降14.1%;油料面积下降2.5%,产量下降19.5%;秋粮面积下降5%,其中玉米面积下降5.5%。加之今年秋播期间的阴雨连绵,部分小麦错过了高产播种期,农民更加产生了惜售心理。从全国市场情况看,粮油主产区受自然灾害影响也造成产量减少,致使全国大范围的市场粮油价格上涨。粮油价格上涨,从历史的角度看是近年来粮食生产状况的集中反映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属于近年来粮油价格低迷之后的恢复性上涨。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但另一方面粮油价格上涨带动了其它相关商品搭车涨价,给城市低收入居民增加了一定的负担。

2、鲜菜价格居高难下。全年鲜菜价格比上年上涨了36.2%,其中除6月份下降5.6%之外,3月份涨幅最高,达74.3%,7、8月也分别上涨12.9%和22.4%,其它月份涨幅都均在30%以上。 据调查,影响2003年鲜菜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一是受气候条件变化影响。春节以后,几次“倒春寒”的大范围袭击和严重干旱,使菜田大面积受冻而抑制蔬菜生长。气候变化使蔬菜上市量明显减少,导致1-5月蔬菜价格一直比较坚挺。下半年以来,又阴雨天多,光照时间少,加之近年来的连茬种地更加加剧了病虫害产生,使鲜菜生产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10月下旬后,地产精细菜市场供应提前完成,大路菜推迟了上市期,接茬距离拉大使地产菜供应断档而价格一上再上,就连正处高产期的食用菌,也因其它菜价拉动而价格涨幅较大。二是管理环节增多成本费用上升。宝鸡市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在人民街,主要提供外调精细菜的市场供应。由于2003年增加了一个管理环节,使一车蔬菜管理费高达800元-1000元,比上年上涨2倍。三是运输费用有所上升。交通运输费上升使蔬菜的贩运加大了成本,冷冻和阴雨天气给蔬菜的摘、运输也造成很大不便。

3、肉、禽、蛋受市场供需变化影响价格上涨。宝鸡市区今年鲜蛋价格1-8月份同期比一直在水平面之下徘徊,3月份创下8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平均每公斤3.4元左右,6月份平均价比上年同期下跌12.4%,9月份开始止跌上扬,9、10月份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8.1%和10.2%;但从环比来看,5月份就开始走出低谷逐月攀升。全年鲜蛋价格比上年上涨2.2%。肉、禽价格年初以来一直比较稳定,但在盛夏以后,猪肉价格一返往年常态,出现了淡季不淡,价格持续上涨之势。特别是“非典”疫情解除后,餐饮业全面复苏,使市场需求量大增,全年肉禽及制品价格比上年上涨5.4%。

<二>工业消费品价格仍呈下降之势

由于工业消费品普遍供过于求,买方市场竞争激烈,服装、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工业消费品降价、打折、促销等活动随处可见,导致这些商品的价格依然处在下降态势之中。全年烟酒价格比上年下降1.7%,衣着价格下降1.5%,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6.7%,通讯工具价格下降4.8%。

<三>金价、油价受国际市场影响波动较大

受国际市场石油、黄金价格变动的影响,宝鸡市区汽油、柴油价格与上年相比,分别上涨17.2%和13.5%,液化石油汽价格上涨8.9%,以黄金、铂金饰品为主的首饰类价格上涨10.2%。

<四>“非典”疫情使中药材价格大幅飚升

受“非典”疫情影响,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各种中药材、消毒剂、板兰根、抗冲剂等价格大幅上涨,致使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全年比上年上涨9.4%,其中中药材价格上涨25.5%。

从2003年市场价格走势和运行态势看,2004年物价仍将呈现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1、农产品价格将会继续在高位运行。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回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2004年特别是上半年价格将会继续维持目前水平。2、医疗保健类价格将会缓慢回落。特别是中药材价格,随着“非典”因素对中药材市场影响的减弱,其价格将会随着市场的调节逐渐趋向合理,但价格依然会在高位运行,一时明显回落的可能性不大。3、能源类消费品价格将会持续上涨。4、受食品、能源等价格上涨影响,与此相关的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将在所难免。

一、未来一个月玉米价格行情如何?

据相关数据了解到,未来一个月玉米的价格行情应是震荡偏弱的回调趋势。依据有下面的四点:

1、9月份东北发生的台风灾害对产量影响有限,台风前玉米产量基本形成,玉米仍是丰收年景,后期玉米上市量将集中增加。

2、华北地区小麦与玉米价格出现倒挂,迫使部分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量明显好转,正是由于饲料企业购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玉米价格上涨。

3、前期成交的临储玉米和一次性储备玉米仍在继续出库供应市场。

4、玉米及替代谷物进口数量明显增加,弥补了国内市场的需求缺口。

二、玉米价格上涨的具体原因

1、玉米主产区台风天气影响

东北三省连续遭遇三次台风袭击,导致玉米产量减少,从而致使价格上涨。

2、玉米需求增加导致上涨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2021年度的玉米产量将达到2.65亿吨,比上一年增加了400万吨,但是,2020-2021年度玉米国内消费量的预测值较2019-2020年度增加了1300万吨至2.93亿吨,预计2020-2021年度的玉米需求缺口为2800万吨。所以整体来看,应该是需求导致价格上涨的原因大一点。

三、2021年种植玉米赚钱吗?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玉米趋势,可以用两个词来说,粮补贴涨,粮价涨!种植收入增加概率大!因为随着连续几年的玉米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下降是非常明显的,而咱们国内的玉米消耗需求却是不断上升,尤其是今年的饲料这一块,增加的幅度真不小,但是玉米的种植面积、总产量并没有大幅调高,甚至还有萎缩的可能性,需求增,供应减,玉米价格上涨的局面已经确定,并且由于种植周期性,不是今天种明天就涨出来了,所以明年玉米价格依然会处于高位上涨周期当中。种的面积少,必然要依靠粮补增加来调动积极性,玉米粮补上涨也成为必然。总的来看,明年种植玉米是会赚钱的。

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未来一个月玉米的供应量会逐渐增加,价格也会有所压制,行情会震荡偏弱,不过预计明年种植玉米还是赚钱的,毕竟种植新的玉米也需要一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