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国际原油价格_208年原油价格35美元
1.一道判断。 200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跃上了11.6万亿元的新台阶,位居世界第六。( )
2.国家鼓励型出口创业企业税务减免有哪些?
3.谁有最新的潍坊市的市情市况啊?!急!!
4.全国十大期货
5.西安的经济状况概况 最好300字以上
1,最贵的车,劳斯莱斯——银魅,据说这车放在英国劳斯莱斯总部,恐怕
只有在劳斯莱斯工作的人才能看见它了,售价暂时全球最贵,1亿英镑,根据
今天的汇率是 1英镑比11.8RMB,那么 这车现在是 12亿左右~不卖的
2,最贵的跑车,布加迪这个品牌,德国品牌,超级跑车的世界只最,售价
从140万美元—1100万欧元不等,至于哪款便宜 哪款贵,只有大众集团的才知道
4200万那辆 是 布加迪—爱马仕~~网上有报导的。输入进去就能找到它的新闻了第1名_BugattiVeyron16.4
产地:法国
价格:1192057美元
BugattiVeyron因为不断地推迟上市而没落得好名声,如今它终于在欧洲上市销售了。其制造公司还打算将其引入美国市场销售。这款车使用16汽缸1001马力的发动机。
第2名_Pagani_Zonda_RoadsterFC12S7.3
产地:意大利
价格:667321美元
Pagani是一个很时尚的以生产外形激进的跑车见长的汽车厂商。它的这款车Zonda旗舰型功率有650马力。2006新款使其跻身本榜单。
第3名_SSC_Ultimate_Aero
产地:美国
价格:654500美元
最贵的美国车,也是最快的美国车。SSC的时速大约可以达到416至437公里。
第4名_Leblanc_Mirabeau
产地:瑞士
价格:645084美元
Leblanc制造了最新的Mirabeau跑车,并打算在2006年底或者2007年初之前争取到其在美国街头合法行驶的权利。Mirabeau跑车动力约可达700马力。
第5名_Saleen_S7_Twin_Turbo
产地:美国 欧洲
价格:637723美元
美国价格:555000美元
该车从去年的第1名下降到第5名。它使用750马力的V8发动机,0-96km/h加速时间为3秒
第6名_Koenigsegg_CCR
产地:瑞典
美国以外价格:545568美元
美国价格:540000美元
Koenigsegg的CCR使用806马力的V8发动机。在最近的日内瓦车展,Koenigsegg推出了CCX,其CC家族的新衍生成员,在美国街头可合法行驶。
第7名_Mercedes-benz_SLR_McLarens
产地:德国
美国价格:452750美元
SLRMcLaren同时也是世界最昂贵汽车榜单的中流砥柱。这款车可能是街头合法行驶的跑车中最舒适和优雅的。SLR是奔驰和具有色彩的英国跑车制造商McLaren的协作产物。
第8名_迈巴赫62
产地:德国
欧洲价格:448153美元
美国价格:385250美元
迈巴赫62超豪华轿车是梅赛德斯-奔驰制造的,令人震撼的是,这款车尽管造价无比昂贵,却利润丰厚。尽管在欧洲迈巴赫62比SLRMcLaren更贵,但在美国市场上,SLR则比迈巴赫62略贵。
第9名_保时捷CarreraGT
产地:德国
美国价格:440000美元
一些汽车新闻曾宣称保时捷已经停止销售其CarreraGT跑车,但保时捷已确认,其价值44万美元的敞篷旗舰车在美国市场仍有销售。CarreraGT使用10缸发动机,除了跑车之外很少用于其他车型。
第10名_迈巴赫57S
产地:德国
欧洲价格:430355 美元
美国价格:367000美元
迈巴赫的最新款57S是其系列车型的运动款。迈巴赫57S比迈巴赫57或62马力更为强大。57S使用的是604马力发动机,而57和62车型使用的则是543马力发动机。
世界上最贵的车
谁能说出世界上最贵的车是哪一辆?;劳斯莱斯 银魅,价值一亿英镑(13亿-15.5亿人民币,因汇率经常都在变化);据它的主人说:“如果把他看成艺术品,它值一亿英镑或许更高,因为世界著名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有不少都在一亿美元左右,绘画作品只能看,我的劳斯莱斯不但能看而且能开动;但它绝非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车,如果把它看成一辆一般的汽车,它可能只值395镑,可能会还少一点”;
劳斯莱斯 银幽和德国大众的派克峰概念车,它们的价值都在2.7亿人民币左右,但银色幽灵是以英镑报价,派克峰是以欧元报价,英镑在高位时,银色幽灵价值会超过派克峰达3亿多,派克峰属概念车,价值含量中有极高的炒作成份,2.7亿人民币的价值有很大的夸大成份,但它真的的价值我就不好评说了,仁者见仁,智者风智!还有,劳斯莱斯 银云、银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市杰?6?1奥尔伯格设计的世界上最长的汽车价值几何,能不能和在北京成交天价劳斯莱斯相比呢?;
布加迪威龙,在网上报价多种多样,有两千万欧元的,有70万英镑(按最近汇率,约值1034万人民币,不含关税),还有报价1150万欧元的,有直接打出来,值1.2亿人民币的,天价,我手头关于布加迪威龙的报价资料比较有限,但凭我这么多年对世界高中档车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布加迪威龙的最高报价不会高于180万美元,或许还要低一些。可以想一下,天下有没有人会花一个天价去买一张今年发行的非常好,发行量比较少但绝非孤品的邮票。
我在一个论谈上看到一个版主的介绍的汽车,全是高速跑车,也不乏有一两部概念车,价格可吓人啦,最低的也不少于120万美元,最高的达250万美元,也不知道这些价是谁定的,也不知道这些达官贵人纨绔子弟肯不肯按这位兄弟出的价买这些车。对汽车限量推出的也不是没有,但限量的汽车的价格最高不会高于当世最顶级汽车的价格的10倍,一般多为当世顶级汽车价格的2-3倍。最理性的消费规律,当世最顶级的汽车(内外设计很好很科学很人性化,发行量少,速度极快,提速也快,其它科技含量极高)的最高价为100-150万美元,可以得出结论,新车的最高价不会高于1500万美元,但试问天下有几人肯出1500万来买一辆新车,盖茨不会这么做的,阿布拉莫维奇会不会我就不得而知了,可天下有几个阿布拉莫维奇,阿布拉莫维奇这种人一百万人里可能才能找一个,汽车毕竟不是私人飞机!
.
据许多资料显示,1931 布加迪 Royale Kellner(可能是布加迪威龙?)是交易成功的汽车中最贵的(1987年成交,870万美元),但今天它的收藏价值远不及劳斯莱斯银鬼,该车现属劳斯莱斯公司所有,并不是在哪个收藏家那里,估价超过1亿英镑.
但还有一些资料显示,有一部上世纪50年代产的奔驰的交易价超过2100万美元,但交易时间上看,这车还算不上古董车,大约交易时间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信度不高.
全球量产的最贵的11款车
布加迪威龙
1.布加迪EB16.4威龙--120万美元
最贵理由:1+1=1
两项打破当今世界汽车工业的纪录:最高车速405.7公里/时,比起历经10年未被打破的麦克拉伦车队在一级方程式大赛中创下的386.6公里 /时的纪录还快19公里/时,0~100km/h加速时间为2.9秒,比F1纪录快0.3秒,以及每辆售价(含税)约120万美元,相当于两辆法拉利。
法拉利ENZO
2.法拉利Enzo--65.2万美元
最贵理由:生死时速
Enzo,以它最独有的外貌和从一级方程式赛车处直接借鉴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忽略美学作用,被倾心塑造成只为一个目标而存在的汽车--那就是速度!法拉力力求不管在弯道还是在直道上都成为超越巅峰的典范。
保时捷Carrera GT
3.保时捷CarreraGT--44.3万美元
最贵理由:沉默加速度
当之无愧的第一眼美女。其流线型车身、赛车化引擎、澎湃的动力、无与伦比的操控性让每个狂热的车迷“想入非非”。最快时速330公里,0至 100公里的加速仅为3.9秒,特制的6挡手动变速箱可以使它在9.9秒内完成0至200公里/小时的加速动作。可以说,保时捷CarreraGT是当之无愧的“速度之王”。
4.SallenS7--43万美元
最贵理由:物以稀为贵
SallenS7产自一个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小公司。很多人可能没见过它,有幸驾驶过的更是凤毛麟角。S7是目前在美国能够买到的跑得最快的车。0至60英里/小时加速尽需2.9秒。它不仅是世界上0至60英里/小时加速时间最短的公路跑车,也是惟一一辆三秒以内从0加速到60英里/小时的公路跑车。装配575匹V8发动机的SallenS7并不是美国超级车市场的新生代,但绝对是这一市场的王者。
5.宾利Azure终极系列--38万美元
最贵理由:收藏价值
Azure绝对是一款高贵的汽车(当然也有高贵的价格),但它正变得越来越稀有———仅仅只生产50辆终极系列。18英寸的车轮、 Mulliner徽章和全新的Mulliner手工打造的内饰(宝石绒运动座椅和黑漆装饰)都具有收藏价值的特点。同时,具有2.5吨重量的Azure还难能可贵的拥有稳定的轴承。
迈巴赫62
6.迈巴赫62--36.7万美元
最贵理由:前无古人
没有历史是Maybach被极力追捧的原因。确切说,Maybach曾在20世纪20年代制造过。但是,和劳斯莱斯或宾利不同的是,这个品牌几乎是匿名存在的。迈巴赫62是迈巴赫品牌中的旗舰轿车车型。超长车身的迈巴赫62的宽敞后排空间,让乘坐者感觉就像坐在飞机商务舱里。它还拥有冰箱、香槟槽和21声道扬声器等值得推崇的设计。这一切的一切都赋予了Maybach的完美。
7.Pagani Zonda跑车--35万美元
最贵理由:后无来者
全球只发售40辆,而且全部现金交易。即使销量有限,Zonda(双门版)也不是一部“小”汽车。它由帮助法拉利制造赛车的Modena设计工作室制造,使用了最先进的跑车技术如碳纤维底盘骨架和梅塞德斯的555匹马力V12引擎。
蓝博基尼Murcielago
8.蓝博基尼Murcielago--32.8万美元
最贵理由:安全极速
拥有208迈最高时速的Murcielago在405.7(公里/小时)最高时速的布加迪面前是否已无立足之地了呢?当然不是! Murcielago拥有一颗571匹马力6.2升V12的心脏,6级变速箱和完美的操纵性、强劲的加速感受、放心的安全性都将使你血液沸腾,即使是在高速公路上敞篷的情况下。
劳斯莱斯幻影
9.劳斯莱斯幻影7--32万美元
最贵理由:经典+科技
现在劳斯莱斯品牌由宝马经营,使这个老牌的汽车制造商正迅速地从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向高科挤⒄埂;糜?拥有强劲的453匹马力的12汽缸引擎,只需5.7秒就能将这个近20英尺的庞然大物提速到60迈。
奔驰SLR
10.奔驰SLR--30万美元
最贵理由:公路上的F1
成功将F1赛车的设计元素移植到公路跑车上。箭头式的车身设计和修长的发动机舱,令人联想起麦克拉伦车手们的坐骑。F1车队麦克拉伦在SLR的碳纤维底盘,陶瓷片刹车和557匹马力的超动力8汽缸引擎上发挥了巨大的协助作用(梅塞德斯则在个人设计,如内饰方面发挥卓绝)。
11.Asto Martin征服--25.5万美元
最贵理由:007的惟一选择。
**中的AstoMartin和邦德从来都是最佳搭档。这辆车拥有完美的12汽缸引擎和6级手动传动,造就了惊人的动力和加速度:从0到60迈只需要4.5秒,还有200迈的极速。通过指端控制的一级方程式指尖操纵式换挡杆,换挡在250毫秒内飞速完成,比一眨眼的时间还短。还有低挡时引擎深沉的咆哮让所有人都为之尖叫
一道判断。 200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跃上了11.6万亿元的新台阶,位居世界第六。( )
美国拥有无与伦比的经济实力:面积952.9202万平方千米(其中本土937.2614万平方千米)。人口2.75636亿人(其中13~17岁男960.9万人,女915.9万人;18~22岁男929.2万人,女887.0万人;23~32岁男1939.6万人,女1854.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2万亿美元(1999年)。国防预算3100亿美元(2001年)。粗钢1.0764亿吨(1998年)。原煤10.33亿吨(1996年)。原油22.35亿桶(19年)。天然气5592.61亿立方米(1995年)。发电量29950亿度(1996年)。粮食3.403亿吨(1996年)。海运能力,商船(载重100吨以上)509艘,总载重量1858.5万吨(2000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机场834处,客运量86亿人千米,货运量212.7亿吨千米(19年)。
美国有一只极为庞大的武装力量,现役部队总人数136.58万人
美国并不十分重视陆军,但依然十分强大:
47.17万人。编有3个集团军司令部、4个军部(1个为空降军)、10个作战师(2个装甲师、4个机械化师、2个轻步兵师、1个空中突击师、1个空降师)、5个航空旅、3个装甲骑兵团、6个炮兵旅、9个“爱国者”和2个“复仇者”防空导弹营、1个独立步兵营和1支空降特种部队。另有2个一体化师。司令部编有6个加强陆军国民警卫队旅,作平时的一体化作战训练之用。
主战坦克:M-1Al和M-lA2等型,共约7900辆。
步兵战车M-2和M-3型,共6710辆。
装甲输送车:M-113A2、A3型15200辆。
装甲侦察车:TPZ-1型110辆。
各类火炮:6074门,其中277毫米多管火箭炮1075门,自行火炮2512门,牵引式火炮1591门。
反坦克导弹:29000余部,其中“陶”式8686具、“龙”式20000具。
防空导弹:“复仇者”式884部,“爱国者”式485部,FIM-92A“毒刺”导弹若干。
两栖舰船:51艘。
各种用途飞机:249架
直升机:约5039架,其中武装直升机1502架。无人驾驶飞机“猎人”式7架。
美国拥有一支不可抗衡的海军:
37.07万人。编有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和大西洋舰队司令部;5个作战舰队,即第2舰队(大西洋)、第3舰队(太平洋)、第5舰队(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第6舰队(地中海)、第7舰队(西太平洋)。还设海军运输司令部和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
潜艇:74艘。其中战略潜艇18艘,战术潜艇55艘(核动力导弹攻击潜艇33艘、核动力攻击潜艇22艘),其它用途1艘。
航空母舰:12艘,包括8艘“尼米兹”级和1艘“企业”级核动力航母,2艘“小鹰”级和1艘“肯尼迪”级常规动力航母。11个航母舰载机联队,每个联队一般配备3个F/A-18型战斗攻击机中队、1个F-14中队、1个S-3B型和EP-3型反潜战斗机中队、1个SH-60型反潜直升机中队、1个EA-6B型电子战飞机中队、1个E-2C型空中预警机中队和1个C-2型支援飞机中队。
导弹巡洋舰:27艘(均为“提康德罗加”级)。
导弹驱逐舰:52艘(“阿利·伯克”级29艘,“普鲁恩思”级24艘)
导弹护卫舰:35艘(均为“佩里”级)
扫雷舰:27艘
两栖舰:41艘。
军事运输司令部辖船只约110艘,可调用商船327艘。
海军(含陆战队)共装备作战飞机1456架,武装直升机543架。
海军陆战队 16.98万人。编有3个陆战队师、3个勤务支援大队、1个安全保密营、1个安全警卫营。
主战坦克:M-1A1型403辆
轻装甲车:734辆
两栖装甲车:1321辆。
牵引火炮:927门
反坦克导弹:2300部
反坦克:1300具
无座力炮:1650门
迫击炮:586门
航空兵3.64万人。编3个现役飞行联队,每一联队装备固定翼机130架,直升机167架。
美国拥有无可匹敌的空军:
35.36万人。编有空中作战司令部和空中机动司令部两大司令部。空中作战司令部辖4个航空队、23个飞行联队;空中机动司令部辖2个航空队,13个飞行联队。美空军1999年10月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将其现役、后备役和国民警卫队部队统一编组成10支“空天远征队”,每支约编1~1.5万人,15个月中有3个月处于戒备状态,任何时候至少有两支处于戒备状态。
远程轰炸机:208架,其中B-52H型94架、B-2A型21架、B-1B型93架。
侦察机:83架,其中U-2R/S型32架、SR-71型16架(封存),RC-135型21架,E-8C“联合星”8架。指挥所机:40架,其中E-3B/C型33架、EC-135型3架,E-4B型4架。
战术飞机:2529架,其中F-15型717架、F-16型1420架、F-22A型6架、F-117型52架、A-10A型225架、OA-10A型109架、EC-18BD型先进测距飞机3架、AC-1301VU型飞机21架、特种作战飞机EC-130刀型31架、MC-130EHP型66架、气象侦察机11架。
运输机:约1100架,其中C-5式126架、C-17A型59架、C-14lB型125架、C-130式521架。
加油机:605架。
教练机:1200余架。
直升机约220架。
美国的核武库足以毁灭地球:
战略力量由美国战略司令部管辖,实力计在海、空军内。主要装备有432枚潜射弹道导弹,配置于18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中(“俄亥俄”级的6N-734型核潜艇10艘,每艘携24枚“三叉戟”型D-5导弹;SSBN-726型核潜艇8艘,每艘携24枚“三叉戟”型C-4导弹)。洲际弹道导弹,共550枚,其中“民兵”型500枚,“和平卫士”50枚;战略轰炸机208架,其中B-1B型93架(只执行常规作战任务)、B-52H型94架、B-2A型21架。
其他力量:
海岸警卫队 3.62万人。其中文职人员6000人。根据法律,是武装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平时由运输部维持和使用,兵力不计人三军后备役部队内。预算授权2000财年41亿美元,2001财年申请45亿美元。主要武器装备:各类舰船174艘,其中近海巡逻舰41艘(大部分可携直升机),近岸巡逻艇85艘,内河管理船37艘,破冰船24艘,飞机53架,直升机80架。
美国拥有强大的特种作战部队 2.85万人(实力计在各军种)。
陆军特种作战部队1.53万人,编5个特种作战大队(每个含3个营)。1个别动队步兵团(含3个营),1个特种作战航空团,1个心理战大队(含5个营),1个民事营(含5个连),1个通信营和1个支援营。
海军特种作战部队4000人,编有1个指挥部,1个作战中心,3个大队,6支部队,6个“海豹队”,2支“海豹”输送车队,2个特种舟艇中队。
空军特种作战部队9300万人,编有1个司令部、1个飞行联队、14个飞行中队。
文职人员 70.02万人。
按雇佣部门计算,陆军雇佣21.99万人,海军(含陆战队)雇佣19.95万人,空军雇佣16.26万人,国防部雇佣11.84万人。
后备役人员 约90万人,其中精选后备役人员86.52万人,待编后备役人员约3万人。精选后备役人员中,陆军后备队20.5万人,海军后备队9.03万人,陆战队后备队3.96万人,空军后备队7.37万人;陆军国民警卫队35万人,空军国民警卫队10.66万人。
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布世界各地:
截至1998年2月,美军在国内拥有军事设施969个,其中陆军184个,海军164个,海军陆战队27个,空军96个,其余为国防部及后备役部队的设施。海外军事设施203个,遍布世界32个国家或地区,其中陆军102个,海军32个,海军陆战队9个,空军50个,其余为国防部和联合勤务设施
2000财年,美军驻美国大陆93.08万人。驻欧洲约11.8万人,其中驻德国5.75万人、意大利1.05万人、英国1.25万人,西班牙2130人、土耳其2040人,另在地中海部署1.4万人;太平洋总部约26.5万人,其中驻阿拉斯加1.61万人、夏威夷3.45万人、日本3.98万人、韩国3.66万人。关岛3700万人、迪戈加西亚670人、新加坡150人、泰国120人、太平洋舰队13.23万人;中央总部驻中东地区约1.5万人,其中驻科威特6000人、沙特阿拉伯5700人、巴林900人、安曼690人;南方总部驻洪都拉斯410人;联合部队司令部驻百慕大800人、古巴1100人、海地230人、冰岛2000人、英国1200人;在世界各地参与维和等行动1.2万人。
如果美国可以在短时间内,摧毁中国所有战略目标,达到战争目的,那么美国赢;
一旦战争拖延下去,超过30天,中国石油储备用完,那么战争形势将发生变化,正面战争就将停止,中国可能用不对称的打法,用黑客攻击,金融战,城市巷战等非对称打法,目的应在于引诱美国深入中国腹地,此阶段可能达成停战协议;
如果美国没有在前期达到战争目的,不能及时退出战争,一旦战争被拖延超过180天,美国石油储备耗尽,这将对美国不利。
国家鼓励型出口创业企业税务减免有哪些?
您好!错误。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上了11.6万亿元的新台阶,位居世界第六。(× )
正确的说法: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上了11.6万亿元(1.4万亿美元)的新台阶,位居世界第七。
相关资料: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2003年1月20日在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布了2003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经初步核算和评估,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94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按照先行汇率计算,2003年中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亿美元,人均达到1090美元。是1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世行公布世界GDP排名,全球地区间贫富差距明显。西班牙《起义报》9日对世界行公布的2003年全世界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口统计数字作如下报道和分析:
2003年,全球总的GDP已经达到36万亿美元。其中有7个国家的GDP超过了1万亿美元:美国居首位,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0.9万亿美元;日本,4.3万亿美元;德国,2.4万亿美元;英国,1.8万亿美元;法国,1.7万亿美元;意大利,1.5万亿美元;中国,1.4万亿美元。
按照国家集团和地区分,欧盟的GDP为8.2万亿美元;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为2.8万亿美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1.7万亿美元;GDP最低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其GDP仅为4000亿美元。
在人口方面,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达到12.88亿;印度为10.65亿。还有9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美国,2.91亿;印度尼西亚,2.15亿;巴西,1.77亿;巴基斯坦,1.48亿;俄罗斯,1.43亿;孟加拉国,1.38亿;尼日利亚,1.36亿;日本,1.27亿;墨西哥,1.03亿。
在世界银行排名表的208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最少的是:帕劳,2万人;圣马力诺,2.8万人;摩纳哥,3.2万人;列支敦士登,3.3万人。
在欧盟集团内有人口3.06亿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人口32.79亿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人口5.34亿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有7.03亿人。
通过对这些数字的分析,不难看出今天世界上的经济形势有多么大的差异。资本主义并没有推动各国人民生活的改善,而是相反,差距越来越大了。
所谓的7国集团,即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总共占世界人口的11%,但是GDP占世界的65%。而世界其余地区,人口占世界的89%,而GDP仅为35%。
差距最大的地区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2%,但是GDP仅占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占世界人口的11%,GDP占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人口占世界的9%,而GDP占5%。
目前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还在继续扩大着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目前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外国的直接投资。但是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
在2000年,世界净投资达到了1.5万亿美元,这笔投资中的82%分配给了发达国家,其余18%到了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一个最需要投资的地区,但是只分配到了1%的外国直接投资。
谁有最新的潍坊市的市情市况啊?!急!!
一、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营业税
1.出口特定货物免税。下列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国税发[1994]31号)
(1)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2)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
(3)卷烟;
(4)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
2.特定纳税人退免税。下列企业的货物特准退免增值税、消费税:(国税发[1994]31号)
(1)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货物;
(2)对外修理修配企业。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用于对外修理修配的货物;
(3)外轮供应和远洋运输公司。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公司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而收取外汇的货物;
(4)在国外投资的企业。企业在国内购并运往境外,作为在国外投资的货物。
(5)指定出口企业。对指定企业出口部分高税率货物和贵重物品。
(6)出口特殊货物的企业。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的12种特殊出口货物,包括抽纱、工艺品、香料油、山货、草柳竹藤制品、渔网渔具、松香、五倍子、生漆、鬃尾、山羊板皮、纸制品。
(7)出境口岸免税店。对中国免税品公司统一管理的出境口岸免税店销售的卷烟、酒、工艺品、丝绸、服装和保健品等六大类国产货物。(国税发[1996]182号)
3.新疆棉出口产品免税。对经批准从事进料加工的纺织企业,使用新疆棉顶替进口棉生产的出口产品,增值税实行“零税率”政策。(国发[1998]2号)
4.国产钢材退税。对列名钢铁企业销售给加工出口企业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以产顶进”国产钢材,视同出口按17%退还增值税。(国经贸贸易[1999]144号)
5.机电产品出口退免税。利用外国和国际金融组织,通过国际招标方式,由国内企业和1993年底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标的出口机电产品,包括机械、电子、运输工具、光学仪器、扩声器、医用升降椅、座具、体育设备和游乐场设备,可退免增值税、消费税。(国税发[1998]65号、国税发[2000]165号、财税[2003]238号)
6.自营或委托出口退免税。各类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的货物,除规定若干种货物和禁止出口的货物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办法;消费税实行免税办法。(国税发[1994]31号、财税字[19]50号、财税[2002]7号)
7.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出口和委托出口的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国税发[1994]31号、财税[2002]7号)
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免税。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货物直接出口,除国家禁止出口的货物外,退免增值税、消费税。([94]财税字第58号)
9.外商性投资公司代理出口货物免税。经外贸部批准设立的外商性投资公司,为其所投资的企业代理出口该企业自产的货物,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10.物资援助出口免税。对一般物资援助项下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国税发[1999]20号)
11.援外项目出口退税。从1999年1月1日起,援外企业利用中国的援外优惠和合资合作项目基金到受援国兴办合资企业或合资合作项目,因项目投资带动国内设备物资出口的货物,以及利用中国的援外优惠向受援国提供中国生产的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出口的货物,比照一般贸易出口,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国税发[1999]20号)
12.商业企业出口国产货物退免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商业连锁企业和中外合资商业企业,收购自营出口的国产货物,可退免增值税、消费税。(财税字[1998]119号)
13.保税区出口货物退免税。保税区内企业从区外国内购进货物,用于出口或加工之后出口的货物,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14.进料加工出口货物退免税。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以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方式出口的货物,可退免增值税。(国税函[1999]539号)
15.进料加工出口二手设备退税。对出口企业以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方式出口的非自产二手设备,按普通注明的金额退还增值税。(国税函[1999]539号)
16.小规模纳税人销售用于出口的货物退税。凡划转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外贸企业、农产品收购单位、基层供销社,销售给出口企业或外贸企业用于出口的货物,除农产品按5%的退税率退还增值税外,其他出口产品均按6%的退税率退税。(国税发[1999]101号)
17.出口煤炭退税。从1999年4月1日起,出口煤炭按13%的退税率退税。对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出口的煤炭,按6%的退税率退税。(财税字[1999]200号)
18.出口服装退税。从1999年7月1日起,出口服装按17%的退税率退税。(财税字[1999]225号)
19.出口机电产品退税。从1999年7月1日起,出口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仪器仪表四大类机电产品,按17%的退税率退税。除以上四大类机电产品以外的其他机电产品出口,按15%的退税率退税。(财税字[1999]225号)
20.出口货物退税。从1999年7月1日起,法定税率为17%,且现行退税率为13%和11%的出口货物,按15%的退税率退税。(财税字[1999]225号)
21.出口货物退税。从1999年7月1日起,法定税率为17%且现行退税率为9%的其他出口货物,按13%的退税率退税。(财税字[1999]225号)
22.出口货物退税。从1999年7月1日起,法定税率为13%(农产品除外)且现行退税率未达到13%的出口货物,按13%的退税率退税。(财税字[1999]225号)
23.出口原油退税。从1999年9月1日起,国家内出口的原油,按13%的退税率退税。(财税字[1999]227号)
24.出口柴油退税。从1999年12月1日起,企业出口柴油,按13%的退税率退税。(财税字[1999]289号)
25.购国产设备退税。对外商投资企业在核定退税的投资总额内,购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和限制乙类)以及《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投资项目的国产设备,凡在1999年9月1日以后购进的,可全额退还国产设备增值税。(国税发[1999]171号)
26.私营出口企业和中外合资外贸企业退税。经外贸部批准的私营出口企业和中外合资外贸企业,自批准之日起出口的增值税应税货物,可按现行规定退还增值税、消费税。(国税发[1999]101号)
27.外贸企业委托加工出口产品退税。外贸企业委托加工出口产品,应按原料的退税率和加工费的退税率分别计算应退税款;加工费的退税率按出口产品的退税率确定。(国税发[1999]101号)
28.运入出口加工区的货物退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包括外贸(工贸)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从出口加工区外运入院批准的出口加工区内的货物,视同出口,由海关办理出口报关手续,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国税发[2000]155号)
29.销售给出口加工区的国产设备退免税。出口加工区外企业销售给出口加工区内的国产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包装物料,以及建造基础设施、加工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生产、办公用房的基建物资,区外企业可凭海关签发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其他现行规定的出口退税凭证,向税务机关办理退(免)税。
区外企业销售给区内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生活消费品、交通运输工具,进口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和基建物资,税务机关不得办理退(免)税。(国税发[2000]155号)
30.出口加工区货物免税。对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在区内加工、生产的货物,属于货物直接出口和销售给区内企业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国税发[2000]155号)
31.出口企业退税。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销售给外商的出口货物,如外商将货物存放在保税区的仓储企业,离境时由仓储企业办理报关手续的,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可凭货物进入保税区的出口货物报关单、仓储企业的出口备案清单及其他规定的凭证,向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国税发[2000]165号)
32.加工贸易出口退税。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从事加工贸易,若进口料件是从保税区内企业购进的,可按现行的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税收政策办理退税。(国税发[2000]165号)
33.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外贸企业从事的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在计算抵扣进料加工料件税额时,凡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小于或等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进口料件的征税税率计算抵扣;凡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大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计算抵扣。(国税发[2000]165号)
34.样品、展品出口退税。出口企业报关出口的样品、展品,如在境外将其销售并收汇的,准予凭其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及其他规定的退税凭证办理退税。(国税发[2000]165号)
35.视同自产货物退税。生产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下列产品,可视同自产产品给予退(免)税:(国税发[2000]165号)
(1)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且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的产品;
(2)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
(3)收购经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认可的集团公司(或总厂)成员企业(或分厂)的产品;
(4)委托加工收回的产品。
36.外商投资企业购买设备退税。外商投资企业在1999年9月1日至1999年底间购买的可退税国产设备,不能提供所购货物增值税专用和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的,也可凭购进国产设备的普通、县以上税务机关出具的该国产设备已纳税证明及其他规定凭证申请退税。应退税额为:普通上注明的金额÷
(1+税率)×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国税发[2000]165号)
37.钢材免税。对列名钢铁企业以不含税价格销售给加工企业用于加工生产出口产品的钢材,免征增值税。(财税字[1999]144号)
38.外交机构人员购买消费中国物品退税。驻华使(领)馆及外交人员、国际驻华代表机构及其官员,在中国境内购买的建材、设备、汽车、自用物品和办公用品,以及消费的水、电、煤气、暖气、汽油、柴油等中国生产的物品,可退还增值税。(国税发[1998]38号)
39.国产钢材抵扣。对列名钢铁企业以不含税价格销售给加工企业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钢材,其进项税额准予在其他内销产品的销项税额中抵扣。(财税字[1999]144号)
40.出口柴油退免税。从1999年12月1日起,企业出口柴油,消费税按法定税额退免税。(财税字[1999]289号)
41.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先征后返。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以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方式出口的货物,消费税实行先征后返。
42.法定免税。下列出口货物,免征出口关税:(条例第45条)
(1)关税免税限额。关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一票货物;
(2)广告品和货样免税。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
(3)运输工具装载必需品免税。出境运输工具装载的途中必需的燃料、物料和饮食用品;
(4)在海关放行前损失的货物。
43.损坏货物减税。在海关放行前遭受损坏的出口货物,可以根据海关认定的受损程度减征出口关税。
44.法律规定的其他货物减免税。法律规定的其他免征或者减征关税的出口货物,海关根据规定予以免征或者减征。
45.特定货物减免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或者有特定用途的出口货物减征或免征出口关税,以及临时减征或免征出口关税,按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46.退回货物不征税。因品质或者规格原因,进口货物自进口之日起1年内原状复运出境的,不征收出口关税。
47.补偿或更换相同货物不征税。因残损、短少、品质不良或者规格不符原因,由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承运人或者保险公司免费补偿或者更换的相同货物,出口时不征收出口关税。
48.暂时出境货物暂不征税。经海关批准,暂时出境的下列货物,并自出境之日起6个月内复运进境的,在出境时纳税人向海关缴纳相当于应纳税款的保证金或提供其他担保的,可暂不缴纳出口关税。经纳税人申请,海关可按规定延长复运进境的期限。
(1)在展览会、交易会、会议及类似活动中展示或者使用的货物;
(2)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中使用的表演、比赛用品;
(3)进行新闻报道或者摄制**,电视节目使用的仪器、设备及用品;
(4)开展科研教学、医疗活动使用的仪器、设备及用品;
(5)在上述(1)至(4)项所列活动中使用的交通工具及特种车辆;
(6)货样;
(7)供安装、调试、检测设备时使用的仪器、工具;
(8)盛装货物的容器;
(9)其他用于非商业目的货物。
49.退回货物退税。已征收出口关税的出境货物,因品质或规格原因,原状退货复运进境的,纳税人自缴纳税款之日起1年内,可以书面形式向海关申请退还出口关税。
50.邮递物品免税。出境个人邮递物品,在自用、合理的数量范围内,并且每次价值不超过人民币200元,每个家庭全年寄出不超过人民币1000元的,免征邮递物品出口关税。
51.邮包免税限额。出境邮包每次税额不超过50元的、免征邮递物品出口关税。
52.安家物品免税。获准出境定居的旅客携运出境的安家物品,除国家禁止或限制出境的物品外,可免征关税。
53.铝材废料免税。从19年11月1日起,对易拉罐生产列名企业使用进口铝材生产内销易拉罐所产生的废品和边角余料,出口时免征出口关税。
54.出口产品免税。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沿江、内陆开放城市、洋浦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福州马尾台商投资区、保税区区内的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免征出口关税。
55.转口货物免税。转口货物按保税货物处理或存入保税仓库,复出口的,免征出口关税。
56.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不征税。中国境内的保险机构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出口货物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取得的收入,不作为境内提供保险,为非应税劳务,不征收营业税。([94]财税字第15号、财税字[1996]2号)
57.发射国外卫星收入免税。对卫星发射单位“九五”期间承担国外卫星发射、测控服务业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财税字[19]101号)
58.境外运费税项扣除。运输企业自中国境内运输旅客或货物出境,在境外改由其他运输企业承运乘客或货物的,以全程运费减去付给转运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征营业税。
59.境外旅游税项扣除。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到中国境外旅游,在境外改由其他旅游企业接团的,以全程旅游费减去付给接团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征营业税。
60.购原材料、零部件退税。对1994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承接国外飞机修理修配业务,在国内购的用于修理修配的零部件、原材料等,按照购货增值税专用和适用的退税率办理退税。(国税函[2001]104号)
61.销售钻石退税。从2002年1月1日起,对国内钻石销售给上海钻石的,视同出口按贵重产品的退税规定办理出口退税。(财税[2001]176号)
62.棉纱、棉布及制品退税。从2001年7月1日起,棉纱、棉布及其制品的退税率由15%提高到17%.
(财税[2001]208号)
63.纱、布出口退税。从2001年7月1日起,将纱、布的出口退税率由15%提高到17%.
(国税发[2001]74号)
64.钻石出口免税。从2002年1月1日起,钻石出口增值税实行零税率。(财税[2001]176号)
65.棉花出口免税。从2002年1月1日起,对棉花出口增值税实行零税率。(财税[2002]28号)
66.出口大米、小麦、玉米免税。经院批准,对出口大米、小麦、玉米增值税实行零税率。(财税[2002]46号)
67.收购出口的国产退税。自2002年1月1日起,对依照《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第12号令)等有关法规批准设定的、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收购自营出口的国产货物,可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外合资商业企业出口货物退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8]119号)的有关规定办理退(免)税。(国税函[2002]373号)
68.外贸企业遗失退税。对2001年7月1日后外贸(工贸)企业遗失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的出口货物,凡按照国税发[2002]10号文件的规定,经销货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并出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丢失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已抄报税证明单”的,主管外贸(工贸)企业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可作为申报出口退税的合法凭证办理退税。(国税函[2002]827号)
69.生产企业出口视同自产产品免、抵、退税。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产品是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退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165号)第六条所述四种产品,凡不超过当月自产产品出口额50%的,主管税务机关按照财税[2002]7号文件和国税发[2002]11号文件有关规定审核无误后办理免、抵、退税;凡超过当月自产产品出口额50%的,在核实全部视同自产产品供货业务、纳税情况正确无误后,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批准后办理免、抵、退税。(国税发[2002]152号)
70.外销航空食品免抵退税。从2002年1月1日起,对国内航空供应公司生产并销售给国外航空公司的航空食品,视同出口货物,按照财税[2002]7号文件的规定实行免抵退税办法。(财税[2002]112号)
71.海洋工程结构产品免抵退税。从2002年5月1日起,国内生产企业与国内海上石油天然气开企业签署的购销合同所涉及的海洋工程结构产品,在销售时视同出口,按统一规定的出口货物退税率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免抵退税额=销售价格×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扣额。(财税[2003]46号、财税[2003]249号)
72.出口铂金制品加工费退税。从2003年5月1日起,对出口铂金制品原料部分的进项增值税不实行出口退税,只对铂金加工环节的加工费按规定退税率退税。财税[2003]86号)
73.利用国际协力银行项目的机电产品退税。对国际协力银行不附带条件(即原日本输出入银行资金协力)视同,用该建设的项目,由国内企业中标的机电产品,准予退税。(国税函[2003]89号)
74.下放A类企业出口退税审批权。从2003年1月1日起,对A类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一律下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单列市国税局审批。审批认定的A类出口企业名单,必须上报总局备案。(国税发[2003]117号)
75.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从2004年1月1日起,所有企业不论何种贸易方式,均按下列规定的出口退税率退税:(财税[2003]222号)
(1)下列货物维持现行出口退税率不变。
①现行出口退税率为5%和13%的农产品;
②现行出口退税率为13%的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业品(本通知第(3)、(4)条的规定除外);
③现行增值税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3%的货物(本通知第(3)、(4)条的规定除外);
④船舶、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航空航天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印刷电路、铁道机车等现行出口退税率为17%的货物。
(2)小麦粉、玉米粉、分割鸭、分割兔等列明11种食用粉类和7种分割肉类货物,出口退税率由5%调高到13%.
(3)取消原油、木材、纸浆、山羊绒、鳗鱼苗、稀土金属矿、磷矿石、天然石墨等46类列明货物的出口退税政策。对其中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也相应取消出口退免消费税政策。
(4)调低下列货物的出口退税率。
①汽油(商品代码27101110)、未锻轧锌(商品代码7901)的出口退税率调低到11%;
②未锻轧铝、黄磷及其他磷、未锻轧镍、铁合金、钼矿砂及其精矿等8种列明的货物,出口退税率调低到8%;
③焦炭半焦炭、炼焦煤、轻重烧镁、莹石、滑石、冻石等13类列明的货物,出口退税率调低到5%;
④除第(1)条、第(2)条、第(3)条及第(4)条第①款、②款、③款规定的货物外,凡现行出口退税率为17%和15%的货物,其出口 退税率一律调低到13%;凡现行征税率和退税率均为13%的货物,其出口退税率一律调低到11%.
(5)出口企业在2003年10月15日前已对外签订的价格不可更改的属于本通知第(4)条第④款范围出口价值在200万美元以上的成套设备及单台(件)价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机电产品的出口合同,按规定的出口日期在2004年1月1日以后出口的,必须在2003年11月15日前执出口合同正本和副本到主管退税机关登记备案,省级国税局审核后,在2003年11月30日前准符合条件的出口合同及有关资料报总局会同财政部审批,由省地主管税务机关按调整前的退税率办理退税。
76.农药出口退税。从2004年1月1日起,对财税[2001]113号文件规定的48种农药出口,准予按11%的出口退税率办理退税。(国税函[2003]1158号)
77.免税店退税。从2003年11月1日起,对纳入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在对外开放的机场、港口、火车站、边境口岸、出境飞机、火车、轮船上经批准设定的免税店以及供应国际航行船舶的免税店经营的国产品,除国家规定不允许经营和限制出口的商品外,可按统一规定的出口退税率实行退税。(财税[2003]201号)
78.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从2004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和委托出口的货物,继续执行免税政策,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财税[2003]238号)
79.出口企业购进小规模纳税人货物退税率。从2004年1月1日起,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出口准予退税的,凡财税[2003]222号文件规定出口退税率为5%的货物,按5%的退税率执行;凡财税[2003]222号文件规定出口退税率高于5%的货物,一律按6%的退税率执行。(财税[2003]238号)
8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率。从2004年1月1日起,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2003年版)内的产品,统一按财税[2003]222号文件规定的退税率执行。(财税[2003]238号)
81.计算机软件出口免税。从2004年1月1日起,计算机软件出口(海关出口商品代码9803)实行免税,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财税[2003]238号)
82.出口自产应税消费品免税。从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免征消费税。(财税[2002]7号)
83.使(领)馆购买中国物品退免税。从2004年1月1日起,外国驻华使(领)馆及其外交代表购买中国产物品和劳务,继续按原政策规定办理退税或免抵退税。(财税[2003]238号)
全国十大期货
全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辖区、人口、面积、民族组成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西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08°10′-120°01′,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南依沂山,北濒渤海,东连青岛,西接淄博、东营,南与临沂、日照接壤。辖奎文、潍城、寒亭、坊子4区,青州、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6市,昌乐、临朐2县,全市总面积15859平方公里。至2008年底,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862.5万人。据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资料推算,全市年末常住人口889.54万人。全市有汉、满、回等51个民族。中心市区建城区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108万。
二、历史沿革
潍坊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弥河故道旁就有人群定居。自夏以来,历代王朝在此封国建邑,设州立府。夏、商时期,境内有斟灌、斟鄩、寒、三寿等封国。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春秋时期分属齐、鲁、纪等国。今潍坊版图在秦时分属胶东、临淄、琅琊三郡,汉朝时属青州刺史部,唐代属河南道,宋代属京东东路,明清两代分属青、莱二州。民国初属胶东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东省。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和昌潍专区,1967年3月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更名为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58年10月,博山县划归淄博专区,1969年临淄县划归淄博市,18年胶南、胶县及黄岛区划归青岛市,1983年10月平度县划归青岛市,1992年12月五莲县划归日照市。2007年,我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安丘市的黄旗堡镇、赵戈镇和昌邑市的太保庄镇划归坊子区管辖,将寿光市的大家洼街道划归寒亭区管辖。潍坊市现辖4区、6市、2县,含 67个镇、1个乡、49个街办,8963个村民委员会,636个居民委员会。
三、地貌概况
潍坊市地势总体特征是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区、丘陵,地面高程在海拔100米以上,最高海拔1032米,面积564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5.6%;中部为倾斜平原区,地面高程在海拔7-100米之间,坡降1/500-1/1200,面积6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1.6%;北部沿海为滨海平原区,地面高程在7米以下,面积361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2.8%。
主要河流:潍坊市境内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3条,主要水系有潍河、弥河、白浪河、南北胶莱河和小清河等五大水系。
潍河,全长246公里,流域面积6367平方公里;
弥河,全长177公里,流域面积3863平方公里;
白浪河,全长127公里,流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
南胶莱河,全长42公里,流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在高密市境内7.4公里;
北胶莱河,全长103.5公里,流域面积3900平方公里;
小清河,全长237公里,流域面积10276平方公里,在寿光市境内入海,在我市境内长19.8公里。
截止到2007年底,潍坊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6%,比18年增加约16个百分点。
四、气候、土壤、矿产
潍坊市处于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型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18-2007年平均气温12.9℃,一月平均气温-2.3℃,七月平均气温25.3℃,极端最高气温40.7℃,出现在1982年5月25日,极端最低气温-24.2℃,出现在1985年12月8日;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05.8毫米;无霜期195天。
潍坊自南至北分布着棕壤、褐土、潮土、矿姜黑土和盐土5大土类。潍坊处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现已发现金、银、铁、煤、石油、蓝宝石、重晶石、沸石、膨润土、花岗岩等矿产种类58种,已探明储量的36种,开利用的42种,有12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
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综合
宏观经济健康协调平稳发展。初步核算,2009年潍坊市生产总值(GDP)完成2727.8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2.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564.7亿元,增长13.7%,其中工业增加值1419.1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861.1亿元,增长14.0%。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5、8.0和4.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0568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4477美元),比上年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1:57.3:31.6。
2009年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潍城区143.1亿元,寒亭区(含经济开发区)110.0亿元,坊子区72.6亿元,奎文区96.4亿元,青州市300.2亿元,诸城市402.0亿元,寿光市416.7亿元,安丘市162.0亿元,高密市274.2亿元,昌邑市201.2亿元,临朐县122.8亿元,昌乐县14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1.9亿元,滨海经济开发区100.4亿元。
第四季度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达139.6%,企业家信心指数136.5%,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2.8个百分点和27.7个百分点。
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共募集资金17.2亿元,昌大国际、得利斯2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豪源实业和昱合集团2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21家企业24只股票在境内外上市,累计融资302.3亿元。上市公司家数和募集资金额在全省分别列第二位和第一位。
名牌创建工作有新进展。全市获得2个质量奖,2个质量奖提名奖;新增山东名牌产品68个,山东服务名牌12个;新创中国驰名商标7件,新认定山东省著名商标50件,续展50件。到2009年底,全市共创中国驰名商标39件,认定山东省著名商标237件,共有2个质量管理奖,2个质量奖提名奖,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1个中国名牌产品,51个国家免检产品,187个山东名牌产品,23个山东服务名牌项目。
非公有(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5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5.2%上升到56.2%;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25.3万户,增长19.5%;从业人员135.3万人,增长24.1%;注册资金1246.5亿元,增长32.2%;纳税额206.4亿元,增长18.3%,占全部税收比重72.8%,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企业注册资本稳中有升。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503.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国有企业51.6亿元、集体企业39.3亿元、公司400.0亿元。外商登记管理又上新台阶。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共160户,其中外商投资企业58户,分支机构102户。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市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343起,死亡440人,同别下降15.1%和19.0%。
二、农业
2009年,市委、市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农民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运行良好。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5.7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4.7%。
主要农作物产量稳中有增。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79.1万亩,增长2.6%;粮食总产量520.8万吨,增长3.4%,是19年以来的最好水平;棉花产量5.5万吨,增长6.1%;油料产量27万吨,下降9.7%;烤烟产量4.2万吨,增长46.6%。蔬菜产量1006.9万吨,增长3.3%;水果产量万吨,下降4.5%。
林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完成造林50.3万亩,新建农田林网19.58万亩,四旁植树2871万株,育苗14.04万亩。百处林场、北部沿海林网、荒山造林、村镇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进展迅速,建成生态林场75处,其中新建成45处。全市森林面积达504.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0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3.0%。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肉类总产量114.7万吨,增长10.6%;禽蛋产量26.3万吨,增长1.4%;奶类产量22.2万吨,增长3.0%。
渔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31.6亿元,按可比价增长7.1%;水产品总产量42万吨,增长9.1%。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1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9%;农业机械总值77.6亿元,增长7.6%;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大型农业机械快速增长,联合收获机达到1.6万台,增长19.8%,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5284台,增长56.2%。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793.4千公顷,机播面积913.6千公顷,机收面积779.9千公顷。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8907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汽车、通电话;新增、完成改造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70.3万人。农房建设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建成新房8万户,改造危旧房1.84万户。
三、工业
2009年,全市工业系统积极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扭转了工业经济下滑态势,工业效益大幅回升。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824家,比上年增加476家;完成增加值1499亿元,增长15.1%。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98.34%,比上年提高0.4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本月止累计累计同比增长(%)
原煤(万吨)96.55.2
原盐(万吨)1213.38.2
饲料(万吨)290.533.6
卷烟(亿支)200.00.0
纱(万吨)71.913.7
布(亿米)35.69.4
印染布(亿米)14.2-5.1
服装(万件)34344.45.9
人造板(万立方米)88.51.1
家具(万件)747.012.5
纸浆(原生浆及废纸浆)(万吨)82.2-8.5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万吨) 317.57.1
原油加工量(万吨)576.633.3
焦炭(万吨)128.06.7
纯碱(碳酸钠)(万吨)285.633.3
合成氨(无水氨)(万吨)103.32.8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万吨)76.715.8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万吨) 1.27.0
初级形态的塑料(万吨)44..5
合成洗涤剂(万吨)8.6-3.2
化学药品原药(万吨)10.211.4
化学纤维用浆粕(万吨)25.217.9
化学纤维(万吨)26.911.5
橡胶轮胎外胎(万条)3455.512.5
塑料制品(万吨)44.111.6
水泥(万吨)812.810.8
粗钢(万吨)223.19.9
钢材(万吨)456.325.1
发动机(万千瓦)8256.411.4
大型拖拉机(台)5345831.2
中型拖拉机(台)1546211.1
小型拖拉机(万台)6.4-16.9
农作物收获机械(台)5296333.8
汽车(万辆)43.264.9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168.17.3
工业投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市完成工业投资7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在建项目1722个,其中726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市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92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256个,当年完成投资424.7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的22.8%。
工业经济效益回升趋势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5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实现利润326.3亿元,增长20.7%;实现利税521.10亿元,增长21.3%;实交税金185.99亿元,增长11.5%;工业亏损面3.42%,下降0.6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2.84亿元,增长21.5%。产成品存货246.25亿元,增长14.3%,应收账款净额269.58亿元,增长7.8%,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34.5%。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市共实施“十大节能工程”重点项目42个,总投资33.74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节能154.52万吨标准煤。有16个项目列入国家节能奖励项目,28个项目受到省级节能财政资金奖励,共获扶持资金7496万元。全市对8个新增高耗能项目实行区域等量淘汰落后产能,共等量淘汰落后产能能耗26.38万吨标准煤。全市先后淘汰裕卓水泥等3家企业的水泥立窑生产线4条、40万吨熟料生产能力;淘汰潍焦集团128立方高炉2座。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09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858.2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下投资完成31.8亿元,增长35.1%。规模以上投资施工项目6498个,其中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3153个。在规模以上投资中,一产投资完成64.5亿元,增长118.8%;二产投资完成730.6亿元,增长13.6%;三产投资完成1063.7亿元,增长31.7%。城镇投资完成1403.6亿元,增长19.5%;农村投资完成455.2亿元,增长39.9%。
“三大投入”亮点显现。“三大投入”中,高新技术完成投资509.1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27.4%,同比增长38.4%;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958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51.5%,同比增长18.4%;现代农业完成投资64.5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3.5%,同比增长118.6%;文化产业完成投资445.9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24%,同比增长91.9%;生态建设完成投资356.9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19.2%,同比增长29.5%;公共服务完成投资525.1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28.2%,同比增长54%。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住宅投资208亿元,增长38.6%。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38.2亿元,增长86.4%。
沿海开发工作成绩显著。围绕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支持环渤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协调沿海市区引项目、增投入、调结构、上水平。按照“一个城市轴心、九个产业园区”的开发思路,加快推进重点园区开发建设,滨海经济区总体规划及滨海新城中央商务区、科教创新区、物流区、滨海旅游等重点区域和产业发展规划推进顺利,已经完成中期成果。沿海市区已完成配套园区240平方公里,沿海地区签订项目合同227个,其中过亿元项目92个;合同投资额78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5亿元,同别增长117%和151%。2009年滨海开发区新开工项目199个,共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6个;全区在建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7个,投资总规模800多亿元。潍坊森达美港一类口岸实现对外通航,成为“十一五”期间全省实现对外开放的唯一海港口岸;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顺利通过国家三部委联合验收,成为全国首个通过验收的行业类园区和省级开发区,被确定为全省科学发展园区。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3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员劳动生产率139505元/人,增长12.5%。实行投标承包工程面积3362.9万平方米,增长22.3%,占施工工程面积的77.3%。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64.39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9.6亿元;场站、港口、机场、地方铁路建设等完成投资14.8亿元。到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631.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2.4公里,公路密度达141.4公里/百平方公里。营业性机动车辆达到17.6万辆,其中客车7982辆(含出租车4301辆);载货汽车79558辆;其他机动车及拖拉机89032辆。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0412.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5.3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8732万吨,货物周转量623.2亿吨公里。完成水路货运量578万吨,货物周转量63亿吨公里。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63万吨。航空运输完成客运量107172人,货运量16487吨。青临铁路完成货运量90万吨。
邮政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8%。信函3785.1万件,增长12.24%;包裹19.82万件,下降16.62%;特快专递203.6万件,增长28.56%;报纸10174.84万份,增长8.37%;杂志53.47万份,下降65.77%。
电信业保持持续发展。全市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59.1亿元,比上年增长0.8%。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580.5万户,增长14.9%,固定电话用户数(含小灵通)204.9万户,下降12.3%。
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市通信光缆总长度85万芯长千米,互联网出口带宽120G,电话普及率92.7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超过370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10万户,比上年增加20万户,有线电视通村率和入户率分别达到100%和86.5%。
六、国内贸易与现代物流业
国内消费市场稳中有升。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按销售地区分,城市零售额实现586.0亿元,增长19.6%,县零售额实现58.8亿元,增长27.4%,县以下零售额实现343.6亿元,增长16.9%。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210.1亿元,增长25.8%;零售业零售额639.4亿元,增长18.9%;住宿业零售额6.79亿元,增长15.8%,餐饮业零售额88.0亿元,增长13.7%。
城乡市场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城区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发展到25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达到124个。全市新建改建“农家店”819个,累计达到4603个,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各类农业生产资料村级服务站8059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发展到130处。
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年实现社会物流总额8400亿元,同比增长16.8%。年物流额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18家,其中潍柴动力集约配送、山东海化物流、潍百集团等6家企业年物流额超过了100亿元。
七、对外经贸与旅游
全市进出口总额8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出口62.0亿美元,下降5.2%;进口18.7亿美元,增长2.0%。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8个、9.4个、11.1个百分点。按企业性质划分,三资企业出口21.1亿美元,下降22.8%;集体、民营企业出口28.7亿美元,下降1.5%。按大类商品划分,机电产品出口17.3亿美元,增长20.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9亿美元,下降23.5%,化工产品出口7.9亿美元,下降33.4%,纺织服装出口16.6亿美元,下降3.8%,农产品出口9.8亿美元,下降3.6%。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9个,合同利用外资8.7亿美元,增长13.9%,实际到账外资6.8亿美元,增长39.8%。完成对外承包劳务新签合同额29亿美元,营业额11.3亿美元,分别增长65.4%和36.7%。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233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旅游总收入189.8亿元,增长27.8%。接待国内游客2313.4万人次,增长23.8%;国内旅游收入181.4亿元,增长26.4%。国际入境游客17.25万人次,增长30.9%;国际旅游收入1.2亿美元,增长73.1%。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99.5亿元,增长15.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8亿元,增长19.7%。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四个主体税种共完成70.7亿元,增长12.6%。财政总支出完成227.7亿元,增长24.9%。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96.9亿元,增长22.8%。连续23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各项财政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先进行列。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7.4个百分点;总量稳居全省第4位。全市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7.4%,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重点支出有侧重,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共支出90.4亿元,增长29.3%,高于平均增幅4.4个百分点,占总支出的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呈良好发展态势。2009年,招商、兴业、华夏、民生、浦发5家银行相继开业,中信获准筹建,给我市的金融业注入了活力。全市金融机构存、总量大幅增加,经营效益明显提高,支持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68.2亿元,比年初增加707.9亿元,增长34.4%,增幅居全省第一位。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612.2亿元,比年初增加279.6亿元,增长21%。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余额2074.5亿元,比年初增加560.8亿元,增长37.1%,居全省第三位。货币持续回笼,全年现金收支相抵,净回笼41.6亿元。金融机构经营效益大幅增加,实现盈利合计52.8亿元,同比增盈13.9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市产、寿险累计实现保费总收入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财险实现保费收入19.6亿元,增长26.2%;寿险实现保费收入45.4亿元,增长12.5%。全年共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19.2亿元,其中产险支付赔款10.5亿元,寿险支付赔款8.7亿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实施各类各级科技285项,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47项。在全省首次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中,全市有90项产品通过认定。科技成果培育迈上新台阶。全市培育科技成果392项,评出市级科技进步奖150项,有22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13个研发平台形成研发能力,培育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6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
专利工作成绩突出。全市共申请专利5458件,比上年增长12.4%;专利授权3546件,增长37.1%;发明专利申请682件,增长9.5%。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成效显著。积极推进企业标工作,共有50家企业完成标57项,占全年任务的163%,全市有1038家企业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有8家企业起草了15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家企业申报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5家企业通过AAAA级确认,30家企业通过AAA级确认,157家企业通过AA级确认,列全省各地市之首。认真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计量检测体系贯标和认证,全市共有45家企业取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包括21家计量保证确认,24家计量合格确认)。积极推动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用C标志,我市共11家企业392项取得“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合格证书”。
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发展。全市统计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产品109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846.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35%,比年初提高2.26个百分点。有80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着力扩张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产业”,依靠大项目支撑、龙头企业带动,在高端产业率先突破。
十、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新改扩建玄武街等10条城市主干道,总长度22.3公里,总投资4.4亿元,玄武街、虞河路等7条道路竣工通车。对福寿街、宝通街等30公里道路实施强电入地改造。奥体公园体育场建成使用,创出了国内同类体育场馆建设的新速度。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城市规划艺术馆投入使用;文化宫、青少年宫外立面展露新颜,图书馆、科技馆钢结构主体全部完成,文化艺术中心运营公司批复成立。
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60个小城镇建设加快提升。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8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0亿元,创历史新高,一批面貌新、机制活、后劲足的小城镇迅速崛起。下放了84项县级管理权限,增强了小城镇发展动力。60个小城镇投融资、创业服务、社区服务三大平台和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园区已全部建成,开创了经济建设与城镇建设相互促进的新局面。2009年全市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63%。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先后分三批向国家和省推荐上报了118个生态环保项目,投资额达93.4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项目74个,投资额23.5亿元。同时,对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全部履行了环保审批,环评率100%。超额完成市确定COD、二氧化硫削减的目标任务。全市11个省控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同比提高了9.1%,境内7条主要河流重点监控断面的COD、氨氮分别比2008年下降了5.1%和3.6%。创建了5个国家级和38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西安的经济状况概况 最好300字以上
根据2019年期货业协会的分类评级结果,目前国内有149家期货公司,其中AA类的14家、A类的23家、BBB类的35家、BB类的30家、B类26家、CCC类的8家、CC类4家、C类2家、D类7家。其中,AA类的是:
1、永安期货 AA
2、中信期货 AA
3、国泰君安 AA
4、期货 AA
5、国投安信期货 AA
6、方正中期期货 AA
7、浙商期货 AA
8、光大期货 AA
9、华泰期货 AA
10、广发期货 AA
11、海通期货 AA
12、中粮期货 AA
13、申银万国 AA
14、南华期货 AA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应答时间:2021-07-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s://b.pingan.cn/paim/iknow/index.html
西安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安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
2008年3月5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战略目标,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转变发展方式,挖掘增长潜力,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宏观经济在高平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主要指标达到多年来最好水平。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37.10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6%,增速创11年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17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762.51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891.42亿元,增长14.2%。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8%、43.9%和51.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1017元,增长13.0%。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5%,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4%。
表1:2007年西安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
2006年
2007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6
4.7
食品
2.2
12.6
其中:粮食
3.0
8.7
烟酒及用品
2.4
0.5
衣着
5.7
1.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2
4.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3
2.9
交通和通讯
-3.0
-4.8
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2
-0.8
居住
3.2
3.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34.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 9%。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22.6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86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5.68千公顷,减少0.46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60.71千公顷,增加2.69千公顷;水果种植面积40.57千公顷,增加2.12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13.87万吨,比上年增加1.02万吨,增长0.5%;蔬菜产量225.21万吨,增加16.82万吨,增长8.1%;水果产量60.51万吨,增加5.16万吨,增长9.3%;肉类产量20.68万吨,增长5.2%;奶类产量52.80万吨,增长12.0%;水产品产量1.04万吨,增加0.06万吨,增长6.6%。
表2:2007年西安市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213.87
0.5
油料
万吨
1.08
-6.8
蔬菜
万吨
225.21
8.1
水果
万吨
60.51
9.3
肉类
万吨
20.68
5.2
奶类
万吨
52.80
12.0
禽蛋
万吨
12.75
2.0
水产品
万吨
1.04
6.6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万头
33.72
4.4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152.00
1.3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51.98
2.0
家禽年末存栏数
万只
1470.00
4.7
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234.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184.18千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76.24万吨,增长0.3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8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6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57.17亿元,增长26.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90.64亿元,增长28.6%(按现价计算,下同)。工业产品销售率96.99%。
表3:2007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总产值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1590.64
28.6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013.43
27.1
其中:集体企业
25.76
26.6
股份制企业
888.00
34.3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35.17
23.3
其中:轻工业
337.44
21.5
重工业
1253.20
30.4
其中:新产品产值
360.42
23.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6.83,比上年提高2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59.42亿元,增长33.9%;实现利润102.27亿元,增长36.7%;实现税金57.15亿元,增长29.2%。
表4:2007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71.03
6.3
原油加工量
万吨
85.30
3.5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19.44
31.5
乳制品
万吨
3.69
8.9
软饮料
万吨
138.09
11.6
啤酒
万千升
34.93
11.4
纱
万吨
6.99
5.4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42.65
32.5
缝纫机
万架
73.46
19.4
配混合饲料
万吨
27.40
23.9
合成洗涤剂
万吨
8.92
-19.2
中成药
吨
3945.58
10.0
水泥
万吨
263.13
70.2
钢材
万吨
78.73
10.1
氢氧化纳(烧碱)
万吨
9.54
10.9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723.00
-6.8
汽车
万辆
17.06
64.9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810.96
56.6
变压器
万千伏安
7029.87
25.4
电力电缆
千米
3714.11
129.9
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
对千米
3718.00
-17.2
彩色显象管
万只
1099.81
-1.8
程控交换机
万线
6.42
-80.4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实现总产值613.76亿元,增长47.4%(按现价计算)。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67.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59.3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4.0% 和61.0%。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 17.2万元/人,施工工程竣工率40.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城镇投资1340.59亿元,增长37.9%。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0.20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投资2.53亿元,增长39.4%。其中工业投资286.61亿元,增长38.8%;第三产业投资1032.86亿元,增长38.0%。
全年非公有制单位投资713.23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占城镇投资的53.2%;国有单位投资515.02亿元,增长28.4%。
全年房地产完成投资387.33亿元,增长35.6%;商品房销售面积832.53万平方米,增长34.0%;商品房销售额282.11亿元,增长36.9%。
全年“四区两基地”完成投资378.94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4%。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投资163.60亿元,增长19.5%;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投资102.60亿元,增长25.2%;曲江新区完成投资82.80亿元,增长60.4%;浐灞生态区完成投资18.29亿元,增长43%;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完成投资8.24亿元,增长34%;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完成投资3.41亿元。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61.0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49.5%。各类房屋竣工面积1672.16万平方米,竣工率29.0%。共有920个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率50.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832.38亿元,增长18.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20 亿元,增长17.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15.68亿元,增长18.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7.92亿元,增长18.9%;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17.98亿元,增长12.5%。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汽车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28.7%,金银珠宝类增长32.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9%,日用品类增长31.1%,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9.9%,服装类增长26.3%,通讯器材类下降39.4%。
六、对外贸易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53.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出口34.7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18.90亿美元,增长32.6%。实现贸易顺差15.81亿美元。在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42.52亿美元,增长25.0%;加工贸易进出口9.21亿美元,增长65.8%。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35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4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1.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16亿美元,增长35.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客货运输周转量313.2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8%。其中,铁路189.06亿吨公里,增长8.9%;公路114.61亿吨公里,增长16.1%;民航9.62亿吨公里,下降7.8%。
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25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货物发送量548万吨,增长10.4%;公路客运量8466万人次,增长4.2%,货运量11276万吨,增长42.1%;民航旅客吞吐量1137万人次,增长21.4%,货物吞吐量11.20万吨,增长12.7%。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8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6.43亿元,增长17.6%;电信业务收入73.58 亿元,增长 16.3%。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118.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8%,其中海外游客100.01万人次,增长15.3%。在海外游客中,外国游客增长15.9%,台湾游客增长12.6%,香港游客增长11.2%,澳门游客增长11.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7.20亿元,增长16.1%,其中外汇收入5.43亿美元,增长16.3%。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25.33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31.3 %。一般预算收入112.92亿元,增长31.5%,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1.5%、20.9%、69.7%、26.0%和27.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74.16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40亿元,增长21.1%;教育支出25.73亿元,增长3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04亿元,增长31.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9.01亿元,增长17.3%;农林水事务支出8.55亿元,增长36.2%;环境保护支出2.13亿元,增长69.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560.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84.58亿元,增长25.7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余额2649.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2%,其中,短期881.07亿元,增长9.7%;中长期1561.26亿元,增长18.9%。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789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累计现金支出765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累计货币净回笼238.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2%。
全年证券市场证券交易总量12100.10亿元,代理期货交易额2800.8亿元。年末全市有上市公司18家,上市总股本44.66亿元。
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27家,保险机构365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92家。全年保费收入72.33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85亿元,增长34.0%;人身险保费收入54.48亿元,增长39.0%。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20.3亿元,比上年增长69.9%;其中财产险、人身险分别为8.55亿元和1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3%和112.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77万人。全年共实施市级科技项目 424项,投入市级科研经费6400万元,其中实施重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64项,扶持科技发展平台12个,支持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10家,实施区县科技指导项目15个。组织申报并列入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各类科技和重大专项208项,争取国家、省资金1.亿元。全年技术市场交易额14.8亿元。全市专利申请量6768件,专利授权量2529件。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5家,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 1440家。
全年招收研究生2.06万人,在学研究生6.4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1%、9.8%。普通高等学校48所,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16.96万人,在校学生56.03万人,毕业生14.3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1.9%、9.0%、22.0%。职业高中86所,招生2.44万人,在校学生5.60万人;普通中学453所,招生17.96万人,在校学生54.68万人;小学1872所,招生8.67万人,在校学生56.83万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94%和99.42%。民办高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2所,民办普通中学64所、小学30 所,民办职业高中40所。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个,文化站182个;电视台、广播电台、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各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33%,广播人口覆盖率99.37%。
全市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53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61 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4.3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 1.51万人;卫生机构床位3.36万张。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达349.21万人,实际参合率90.8%,覆盖面为100%。
全市拥有全国和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7个,全国农村体育先进示范站45个。全市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299 名,公共使用全民健身广场 380个。参加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夺得3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团体总分151分,位居西北五省第一。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2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翻建改建道路60条、背街小巷65条,新建公交港湾100处、人行天桥10座,新建道路面积101万平方米,新增93个小型休闲绿地广场、60座公厕、63座小型垃圾压缩站。全年城市供水2.90亿立方米,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了99.9%。天然气总供气量6.74亿立方米。全年完成供热量1429 万吉焦,集中供热面积2747.25万平方米,新增面积381万平方米。全年城市污水二级处理量9938.1万立方米。出租汽车拥有量1.15万辆。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年好于国家二级标准(良好)以上的天数294天,占当年总天数的80.5%,创历史最好水平。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较上年下降3.64%、二氧化氮年均值与上年持平。全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55.5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67.9分贝。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679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9人。全市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分别下降6.9%、8.6%、4.6%和22.8%。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830.5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29.32万人,占51.7%;女性人口401.22万人,占48.3%,性别比为10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7.81万人,出生率为10‰;死亡人口3.50万人,死亡率为5.48‰;全年净增人口8.0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52‰。城镇人口548.99万人,占66.1%,乡村人口281.55万人,占33.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64.25万人,比上年增长1.5%。
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012元,比上年增长2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62元,增加 1757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4399元,增加590元,增长15.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23.6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2.92平方米。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3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4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2.45万人,劳务输出50.34万人,其中有组织的输出27.88万人。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基本解决,零就业家庭现象基本消除。城镇登记失业率4.3%,与上年持平,低于4.5%的年度控制目标。
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7.57万人,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率95.0%;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2.23万人,离退休人员42.94万人,养老保险社区管理服务率79.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4.11万人,失业保险社会化发放率98.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0.3万人,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6.12万人。
全市企业135家。全年销售社会**9.367亿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除注明外,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