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今日油价最新价格_黑龙江省今日油价最新价格表
1.黑龙江省拜泉县包一亩旱田地多少钱
2.大米要涨价吗?
看到这个题目,第一反映就是那个桶贵了的笑话:2008年国际油价14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6块多/升,2018年国际油价不到8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却要7块多/升,原因是桶贵了。不过玩笑终归是玩笑,因为现在的原油出口根本不是装在桶里的。陆地上的,一般都是通过输油管道运输,直接在出入口设置仪器计量(比如中俄原油管道,由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经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运输至大庆油田);而未接壤的比如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则是通过油轮直接运输到我国的各港口,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先一桶一桶灌装,在运输的,所以目前现实中根本没有油桶影响油价的概念。
现实中我们计量一般不是用重量就是用体积来计量,很少会说用到桶,那么为什么原油会使用桶来计量呢?这其实是习惯使然。因为在早期美国人的石油是用桶来计量的,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之地的宾夕法尼亚州,1859年,德雷克们用机井打出石油后,仓促间人们直接用各类桶来盛装石油。不过杂乱的度量衡不单给买家造成困扰,也成为立法和课税的麻烦。根据一般规律,当行业发展到相当程度,统一标准势在必行。因此最终美国人制定了42加仑制式的桶空重64磅就成为了标准(主要系这个体积大小的桶)适合放置在平板火车上,当时一节火车刚好可以放置20桶,在拉到港口运输到各地。随着技术的发展,虽然后来先后诞生了管道运输以及油轮运输,但是由于习惯使然,美国人仍然习惯按照桶来计量。
如果说美国不是世界第一强国,那么桶计量的只会在美国,因为后续发展的很多其他国家并不使用桶计量,比如日本东京的原油期货目前仍然是按照国际单位千克计价,但是二战后,随着美国的崛起以及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之后,美国操控着世界主要的原油出口,世界其他各国也就慢慢被迫接受以桶计量的原油了。
目前标准的1美制桶=42美加仑=158.98公升;至于说多重?这个不一定,因为不同产地的石油密度、品质不一样,因此在同等的容积下,重量也会出现偏差;目前而言,一桶石油平均的重量大致在0.137吨,也就是说1吨石油大概需要7桶石油。
为什么说: 原油出口要用“桶”统计而不用“吨”计量,我们中国的原油计量单位是“吨”,那么,对于西方而言,西方国家的石油计量单位为“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我个人觉得:对于西方人而言,用“桶”计算原油出口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我个人觉得石油之所以用“桶”作为计量单位的原因是我国进口的大量使用,目前都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手中,那么,为了方便他们的计量单位,也为了符合他们的交易习惯,他们就把原油规定为桶,而不是吨。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一个体积单位,那么,我们大家都知道,由于不同产地的石油,密度是不同的,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在清朝的时候,山西商人交易的银子其纯度为为99%。但是,岭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福建地区人们所使用的银子的纯废可能只有%左右。
再加之,由于原有的密度,如果用吨算的话,那么,它的质量可能有些误差,但是,如果用桶计算的话,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密度上有一个换算公式,所以在这就不用解释了。
总之,就是对桶这样单位是体积单位,质量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还有着较为复杂的换算关系,有些是不同产区的油密度不同,所以,为了方便用桶作为计量单位。
也就是说有体量单位作为原油交易的计量单位的因为是一桶油的质量,不同质量、不同的体积是因为密度不同,但是,它的体积也是是相同的。
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 原油这个东西掌握在美国人手里面,二战期间,石油的计量单位根据国际上的换算单位并不是用“桶”来计量的,而苏联则是用“吨”来计量的,但是,美国人当时为了便于石油的交易用“桶”作为计量单位,为了运输也为了交易方便。
所以,桶这个单位作为计量单位用着用着就习惯了。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原油可以说用桶计算起来更为方便,但是,为什么要用桶计算了?
其实, 说白了,桶作为计量单位,对石油贸易交易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装箱可以大规模的在海域和陆运之间调度,而且计算出售很方便,如果用工作量“桶”作为计量单位的话,由于密度的不同,其交易难度是大大增加。
这是趣事!原油为何统一用“桶”计量?而汽油一般用升计量?
一切源于习惯做法!
盎司; 黄金重量单位(1盎司=28.3495克)。一般人熟悉克的概念,对盎司感到生疏,但黄金玩家不会混淆。
克拉 ;钻石重量单位(1克拉=0.25克)。不少人误以为克拉是计算钻石大小(体积)的单位。但钻石玩家不会混淆。
英尺; 长度单位,一英尺=30.48厘米。(据说;十三世纪初,英国尺寸长度混乱,引起交易纠纷不断,英国约翰国王召集大臣们讨论一尺应该多长?没扯出结果。约翰王愤怒跺了一脚,指着他的脚印说;“这就是一尺”,于是,英尺长度就确定下来了。
英码; 长度单位,一英码=91.44厘米=3英尺(据说,码的长度确定与英尺长度确定类似,亨利国王伸直手臂,竖立大拇指说,从他的鼻尖到他的大拇指尖的距离就是!于是大臣们赶快小心翼翼丈量并确定下来)
米(公尺) ;法国人玩法。法国科学院将从北极点到赤道经线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规定为1米,并于1799年在法国法定使用。奠定了今天国际长度公制(十进制)基础。
公斤(千克) ;法国人玩法。法国定义了“米”的长度,就按“十进制”定义了分米。法国规定在4℃时,1立方分米纯水的质量为1公斤。并用铂铱合金制了一个高度、直径都是39毫米的圆柱体代表这个质量。这个“金属疙瘩”至今是公斤(千克)的基准物。
这是美国人的玩法,由于美国控制了世界原油买卖,原油用桶计量成为通行做法。
例如;买一船原油,船轮的油仓体积固定不变,一口气灌满了就知道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快速折算出是多少桶。若要实际称重是多少,则比较繁琐。
1升90号汽油平均重0.72公斤:92号重0.73公斤; 号0.737公斤。看来,价格与重量还是呈正比关系。
看到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懵,今天我来向大家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桶(Barrel)是目前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原油期货计价单位,如布伦特(Brent),美国德克萨斯西部中质原油期货(WTI)以及OPEC一揽子参考价格(OPEC Reference Basket)都是基于桶这个计量单位。三种期货合约交割量几乎占据了全球全部份额。当然还有一些区域性的原油期货不是按照桶计价,如日本东京的原油期货是按照国际单位千克计价,但是成交量和前三种没法比。所以这里要说的是原油按桶计价虽然不是国际强制规定,但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
最大的误区是有些人觉得原油的实物交易是用桶装的,这个是最大的误解。现在原油主要靠管线运输,从油田运到炼油厂或者出口港;
在石油开中,最早用来盛石油的工具就是桶。不过那个时候的桶仅仅是一个工具,并不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后来,久而久之,大家就渐渐形成了用木桶装载石油的习惯。最初的石油交易也是以桶为单位来计算的,渐渐的桶就成了全世界普遍接受的石油计量单位了。
当然,这是全球所有国家都是用桶这个单位,用于计量石油的。我国就是个例外,使用的是吨。官方在发布相关数据的时候,也是使用吨这个单位,比如我国去年一共进口的原油46190万吨。
要准确记住1美制桶=42美加仑=158.98公升,并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为0.137吨,对于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就连前苏联和中国这样习惯用公吨计量原油的国家,参与国际交易也不得不屈从“美制桶”的强大传统。不同地区开出来的原油密度是不一样的,例如国内大庆油田开的石油7.31桶一吨,而胜利油田的原油密度较高,6.93桶就可以达到一吨。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评论员小韩;通常情况下,中东的一桶原油约为为42美加仑或35英加仑,即158.9升。而1吨原油大约为7.35桶。桶”是西方国家的石油计量单位,“桶”不仅方便石油的运输,也便于石油交易,因此被广泛接受。
首先要说明一点,吨是质量单位,而桶是一个体积单位,与集装箱一样。由于不同产地石油的密度不同,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一样。。
美国使用“桶”作为单位是为了运输方便,在最初的时候石油确实是使用桶来装运的,油桶也就成为美国石油的计量单位。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世界前十大石油出口国之一,并且石油贸易是跟美元直接挂钩的,石油价格也是由华尔街操纵的,因此其他国家被迫接受“油桶”这个单位。
很多人认为,在全球化贸易时代,使用“油桶”作为计量单位对于石油贸易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油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装箱,可以大规模的在海域和陆运之间调度,而且计算出售也很方便。
但是其实现在的石油早就已经不再使用油桶来运输了,现在的石油都是通过管道,直接从产地出来直接输送到港口装船,然后在运送到目的地港口,再由管道送到储存罐。我们平时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运油的油罐车,但从来看不到拉着油桶运输的大货车
文/漂流的亚特兰蒂斯
该问题比较普遍,本人正好在该行业,这里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澄清几个问题,或者说误解。
说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们接下来看为什么原油进出口要用桶来计价,其实不仅仅是进出口,北美地区的油田产量都是以桶为单位。
最早开始使用“桶”来计量原油的是美国,准确的说是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1859年美国的第一口油井在宾夕法尼亚州完成,之后就迎来了19世纪60年代的石油开热潮。
当时的原油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却没有标准的容器来装这些原油,因为当时美国的石油工业刚刚起步。所以当时的石油开者便用盛装其他产品的桶来装石油。这些桶的形状大小不一,用处也不同,酒桶、鱼桶还有装糖浆和松节油的桶,总之五花八门。桶的容量也不同,这就给当时的原油交易带来跟大的麻烦,因为计量困难并且造成很多争端。
到了1866年,宾夕法尼亚石油生产者注意到了这问题,并开始着手推行统一的标准。最后他们将目光投到了装威士忌的酒桶上,并决定将威士忌酒桶作为原油交易的计量单位。威士忌酒桶容量40加仑(151升),但是为了有利于卖方(因为用桶运输途中会有损失),也就是石油生产者,他们决定在实际交易中将计价容量增加2加仑(实际油量还是40加仑),也就是最终计价容量为42加仑(159升)。 最终该标准在1872年被通过,一桶等于42加仑成了美国原油计量的基本单位 。
以“桶”计量原油在全世界的推广是与美元地位的上升是同步的。 原油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国际统一定价的商品,并用美元计价 。这当然和美国国家和石油工业的强大有关,现在石油工业的绝大部分标准和 科技 来自美国,而且美国又是全球第一石油消费大国,当然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当然更重要的是美元作为全球准备货币,有其他货币难以比拟的稳定性和信用,大家都知道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破产性极低,货币也稳定。所以原油用美元计价也就理所当然,而对于石油行业美国也就顺便推行了自己的标准。
上文已经提到 一标准桶原油等于42美制加仑,也就是约159升 ,这个只是容积。但是不同品质的原油一桶的重量有差别。高品质原油,也就是我们说轻质原油由于密度低其一桶的重量要比重质油(密度高)轻。
原油的密度在0.87 ~ >1.0 g/cm3, 因此一 吨原油约等于7.2~7.35桶 。
以桶计量原油最早始于美国,用桶不用吨是因为美国的影响,原油的美元计价也助推了该标准在全球范围的推行。
主要的原油期货交易都以桶为单位。
一标准桶原油等于42美制加仑,也就是约159升;
根据原油的密度,一吨原油约等于7.2~7.35桶,也就是1桶原油等于136~138千克。
原油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国际统一定价的商品,也就是说全球任何国家只要你在国际市场上买石油,面对的都是统一的标准。
我是漂流的亚特兰蒂斯,下次见!
这是西方国家先入为主的一种计量方法。一桶容量是53加仑,一加仑为4.546升,如果盛水的话,是240公斤,油比水要轻,这就是比重。质量差的石油比重在0.8以上,如某些国产及委内瑞拉的石油,中东产石油最好,比重都在0.8以下,人们开玩笑说那儿开的石油可以直接加进油箱。就是因为比重不同,液体要用容积来算,早期开石油都是用大桶,习惯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油桶”是目前欧佩克和欧美等西方国家原油计量单位,同时也是全世界主流的石油计量单位。
首先要说明一点,吨是质量单位,而桶是一个体积单位,与集装箱一样。由于不同产地石油的密度不同,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中东的一桶原油约为为42美加仑或35英加仑,即158.9升。而1吨原油大约为7.35桶。目前纽交所一般都是使用北海布伦特原油和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作为标准,计算每桶石油的价格。
西方世界早在几千前就使用木桶去运送葡萄酒,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中东地区的人是用陶罐去装葡萄酒,但是陶罐的密封性并不好,而除了中国以外,其他的民族又没有搞出瓷器,而即便是搞出了瓷罐,瓷罐也太容易碎了,于是中东的民族就用木桶储存和运送葡萄酒。
由于木桶是圆柱状,因此非常便于运输,因此越来越多的液体商品都是使用木桶运输,例如橄榄油。后来石油被发现后,人们开始用铁皮圆桶去装载石油。
最先使用铁桶装石油的国家就是美国,在二战之前,石油的计量单位并不统一,美国使用“桶”来计量,而苏联则是使用“吨”来计量。
美国使用“桶”作为单位是为了运输方便,在最初的时候石油确实是使用桶来装运的,油桶也就成为美国石油的计量单位。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世界前十大石油出口国之一,并且石油贸易是跟美元直接挂钩的,石油价格也是由华尔街操纵的,因此其他国家被迫接受“油桶”这个单位。
很多人认为,在全球化贸易时代,使用“油桶”作为计量单位对于石油贸易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油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装箱,可以大规模的在海域和陆运之间调度,而且计算出售也很方便。
但是其实现在的石油早就已经不再使用油桶来运输了,现在的石油都是通过管道,直接从产地出来直接输送到港口装船,然后在运送到目的地港口,再由管道送到储存罐。我们平时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运油的油罐车,但从来看不到拉着油桶运输的大货车。 (今天的油轮不再是使用油桶运油了)
(咱们日常使用的液化天气和汽油、柴油都是由这种油罐车运输的)
看到这想到了一个笑话:
为什么国际油价一直呈下跌趋势,但是国内的油价并没有随国际油价下跌而相应下跌,反而不断上涨,一度每升价格达到了7元。究其原因是:油价确实下跌了,但是油桶的价格上升了。
一直以来国际贸易或者国内商品总量的结算中都是以吨、升、立方米(主要是天然气)
、公斤来计算,大家都能有明确的概念商品的重量,但是唯独是石油非要以“桶"为结算单位,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根本就不知道是多大的桶、什么材质做的、一桶多重。
那为什么石油出口非要用桶计量呢?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逐渐被发现并开发出其用途后,大批资本家加大了石油的开。但是,石油开后并没有合适的容器去盛装这些容易泄露的液体。恰巧欧美国家都有喝葡萄酒的习惯,就像中国的酒坛子一样。大量的木质酒桶就被就地取材做了盛装石油的最合适不过的容器了,后来经过不断改进用铁质的圆桶代替了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且制造工时长的木桶。就这样,用桶盛装石油的传统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那一桶石油重量是多少呢?
国际原油交易以桶作单位,而普通消费者又习惯的成品油计量又是以升为单位。“美制桶”是容积单位,与公制的升、立方米格格不入,与公吨等重量单位更是根本搭不上。要准确记住1美制桶=42美加仑=158.98公升,并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为0.137吨,对于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就连前苏联和中国这样习惯用公吨计量原油的国家,参与国际交易也不得不屈从“美制桶”的强大传统。
但是,用桶作为原油的计量单位有其一定的劣势:
不同地区开出来的原油密度是不一样的,例如国内大庆油田开的石油7.31桶一吨,而胜利油田的原油密度较高,6.93桶就可以达到一吨。
石油是一个由多种重金属混合物体以烃类为主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在常温下以黏稠的液体状态存在。经过加工后,以其沸点和比重,燃点和热值的不同,而分为轻质油和重质油。成为现代工业,国防, 汽车 ,火车,轮船,飞机的重要燃料,助力添加剂,催化剂,防腐剂,保温材料,润滑油等等。
更是现代 社会 ,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比如各种塑料制品,各种化学用品,各种化肥,农药,杀虫剂,消毒剂……等等。当今世界各国早已将石油列入国家重要的战略能源物资,进行严格的管控。
原油出口以桶计算,除了方便,简洁,更主要是为了交易的精确,误差和损失减到最小。因为这个已经是国际惯例,所以就共识了。
由于原油比重的不同,所以,一般原油一桶的重量范围大概在138~148kg之间。一吨油按普通老百姓的概念应该是1000kg。但实际计算是这样的:比重重量为860~880kg之间,体积重量为1000立方单位。喜欢的人可以查看中国石油产品标准规范一书。
黑龙江省拜泉县包一亩旱田地多少钱
一、国有油企加油站: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为代表
作为国有3大油企,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他们的竞争也是时常伴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1、中石化,作为国内坐拥加油站最多的能源企业,它们的成品油的品质相较于其它两家国有油企加油站好一点,杂质比较少,而且加油站设施齐全,服务比较好。
2、中石油,作为坐拥国内加油站数量第二位的能源企业,品牌和规模也完全不逊于中石化,虽然成品油的品质稍差于中石化,但它们的优势在于价格相对中石化要亲民一些,并且不同的油站还有幅度不一的优惠措施。
3、中海油,作为国有三大油企的最后一位,最近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它们的油的品质相当不错,并且在管理理念与服务意识上也比较先进,但唯一的劣势就是加油站数量与前边两位老大哥没法比。
二、外企油企加油站:壳牌,道达尔为代表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一些外资加油站也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作为外资油企加油站的代表,壳牌和道达尔,不管是在汽油的品质还是加油站的环境都不错,就是油的价格不低,油价的优惠和活动也很少。
三、民营加油站:
除了国有油企,和外资油企,民营加油站的数目也不可小觑。据2014年底全国加油站数量统计,在中国有33%的加油站来自于民营,例如,吉利加油站,腾远加油站等。不过这些加油站普遍存在管理混乱。油品品质不一,存在以次充好,甚至“黑作坊”,而且在硬件环境上与国有加油站与外资加油站稍差些,但是在价格上确实很比三大油企优惠。
在各家油企还只注重油品品质的时候,中国石化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服务上——“中国石化油中感谢”积分增值服务,在确保油品质的同时,通过“油中感谢”把加油积分和免费道路救援增值服务直接反馈给用户。“一升油,一积分”,积分可以去兑换礼品或兑换抽奖机会进行月度抽奖。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加油站
”中国加油站“是一款IOS平台的应用。
中国加油站是基于GPS地理位置的工具程序,包含中国三万多家加油站的信息,帮助您找到附近的加油站减少用车成本。?
覆盖全中国大部分省市,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广东省、重庆市、湖北省、陕西省、辽宁省、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吉林省、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云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山西省、福建省、贵州省、甘肃省、内蒙古、海南省、青海省、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由于技术原因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没有包含在内。?
功能支持:1.本区域加油站地图位置提示2.加油站简要信息提示窗口3.加油站详细信息,加油站详细地址4.本区加油站当前位置位置距离5.国际油价最近30天曲线,3年K线,10年K线fixminorbug。
大米要涨价吗?
东北的一亩是1000平方米,如果种玉米大概能产2000斤(水分30%),如果每斤0.6元,(今年是0.74元每斤),能收入1200元,去了化肥、、农药共约400元,你能剩800元,如果包地费是300元,你还能净剩500,我认为每亩300元~400元是可以接受的。在我们家去年是350元,斤年粮价涨了,350可能包不到了。我想全国都一样,今年包地费可能要增加。
南商蜂拥北上,建仓收粮,农民惜售观望,收益未必可期
涨价前哨米厂开始较劲
“今年的米价注定要涨,早在8月底9月初,米厂就开始打起来了”“其实,今年的米价注定要涨,因为早在8月底9月初,米厂就开始打起来了。”于占军,哈尔滨市方正县伊汉通乡居民,全县大小几百家米厂的设备,安装维修的工程却全是他揽下的。“要论对当地大米市场的熟悉“从8月底起,我就很少回家,忙着给各个米厂换设备,其中新上大型设备就有十几家。”所谓“大型设备”,是指日夜连续生产、日产能力在50吨以上的大米加工机器。
除了“大家伙”,不少米厂还预先租赁或添置了用来拉稻谷的车辆。仅方正县宝兴镇的新龙米厂,今年9月就租好了4辆大卡车,而该镇另一个大户魏军,则一下子买了两辆新车。
这一切意味着,一场大战即将开始。在接下来的那段日子,各个米厂又逐村逐户发名片,联系上家,一家米厂的老板说:“那一阵子,都是晚上11点才回家。”
南方天灾客商蜂拥北上
进入8月,每天都有200多个电话来咨询米价,其中70%都是南方的客商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以前不温不火的米厂变得如此兴奋呢?方正县莲花米厂老板施红说:“米厂火不火,关键看有没有销路。”
据于占军介绍,方正县每年产原粮35万吨,外销20万吨,绝大多数流往北京周边地区,能够进军南方市场的只有该县最大的加工商——松南乡的顾长奎。
而进入今年8月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宝兴镇新龙米厂经理王足业说:“每天都有200多个电话来咨询米价,其中70%都是南方的客商。”因为来电太多,一部电话不够用,王足业还在儿子的卧室里又加装了一部。进入9月,南方来人了。
黑龙江几乎每个产粮区,从20元一个床位的小旅馆到几百元一宿的星级酒店,到处住满了各种口音的南方人。他们在携带的地图上圈出各个米厂的位置,然后一个个地跑。更有些人,直接住到当地农户家里,对着还长在地里的稻子侃价。五常市杜加镇农民孟明说:“最多的时候,我们村里住了30多个南方客商。”
这么多的南方人一下子涌入黑龙江显然不是没有缘由的。“这是我第一次来东北进货。”程世文是郑州粮油批发市场的一名大米批发商,常年只在江淮、湖北及两广地区从事大米购销经营,“没办法啊!今年江淮地区受灾严重,河南南部当地的大米价格竟涨到0.96元/斤,拉到郑州光成本价就达1元/斤,利润空间小,而且当地根本收不到原粮,我们只能跑东北来了。”
南方天灾,无数南人北上,这无疑给黑龙江的米厂老板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大米要涨价!而先于大米15天开秤收粮的大豆价格暴涨,更让很多人坚信了这一点。五常市大米协会会长任占东说:“因为大粮(指大豆、玉米、小麦、稻谷。记者注)价格之间有相互拉动作用,大豆涨价起到了信号作用。”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就在9月,黑龙江省粮油信息中心还发布警示称:预计新粮价格将低开,黑龙江水稻市场低迷,整体价格将低于去年。黑龙江省粮油信息中心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到今年6月,黑龙江粮食库存总量为798.1亿斤,其中水稻为200多亿斤,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对此,方正县一位曾经担任主管财税县领导的大米经销商感慨道:“在很多时候,市场主体要比敏锐得多,判断正确得多。也正是因为有了市场,市场主体才会这么接近实际情况。”
米价攀升农民惜售憋价
面对米厂一天一个的“惊喜价”,农民却有了自己的算盘,“都憋着看价到底能涨到什么份上”
进入9月下旬,收购战愈加火热。
9月25日那天,哈尔滨五常镇桦树村村民李明正在地里割稻。正割着,一个南方人雇了脱粒机和三轮车来到了垄头,买他正割的稻谷,这大大超出了李明的经验,“真够新鲜的,稻没晒没晾都能卖掉!”
价格谈拢后,南方客商就地把稻谷脱粒,用三轮车运往了附近一家小米厂,碾米、装袋,当天晚上,卡车将大米运走。两天后,田里的稻谷应该已经成了北京市民桌上香喷喷的米饭。
为了在新稻收购中赢得先机,以在最终价格确定上取得优势,此后的十几天里,各米厂之间较着劲儿往上提价,一般情况是每一两天涨5厘到一分。到10月30日,稻谷收购价已涨到0.58元/斤,此后,价格上扬的速度更是突然加快,基本一天涨一分。到11月4日,新龙米厂经理王足业开出的收购价格已达到了0.63元/斤,这比20多天高出了一角多。
然而,面对米厂一天一个的“惊喜价”,农民却有了自己的算盘。从11月4日开始,方正县伊汉通乡红旗村村民王维军将收购下来的稻谷堆在了自己的院场里,不卖了。
越来越多的农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增产不一定增收,学会卖东西才能挣钱。既然米价天天见涨,何不再等到高峰时再抛出去。
说起这事,伊汉通镇吉林村的村妇李晓华就懊恼不已:今年她家里收了3万斤稻谷,粮价涨到0.54元/斤时,她把稻谷卖了出去,而邻居王金珠比她仅多放了一个晚上,每斤就多卖了0.02元,如果等到现在,那3万斤稻谷更是能多卖上近千元。
因为是名牌大米不愁销路,维良、丹贝、常吉等当地龙头加工企业,在春季育秧就投资预订了当地秋后收割的稻谷,并承诺以高于保护价一二分钱的价格收购。但是,“现在价格涨上来了,农民才不管你订单不订单的,谁的价高就卖给谁。”据维良米业的负责人康宁介绍,往年这时候,生产基地送稻子的车子都排到了院子外面,而今年,公司用车到基地去收,到10月31日才拉回了一车。
市场胶着产区建仓收粮
黑龙江省粮食局办公室负责人透露,该省今年目前还没有抛售库存陈化粮的,然而,到了11月5日,市场形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由于批发商出于销售风险的考虑,进货量减少,米厂受其影响,也不再调价,而农民依旧持观望状态,双方呈现了胶着状态。
这一情况到目前仍然没有改变。而此时,的态度却耐人寻味。
据黑龙江省粮食局办公室一位姓卜的副主任透露,该省今年目前还没有抛售库存陈化粮的。该名副主任还证实了当地媒体报道的消息:近日,黑龙江垦区17座万吨米仓全部建成,并已开始接受今年的新稻入仓。
一位圈内人士指出,当地这样的做法,不排除是为了减小市场投放量、避免粮价再度走低的情况发生。
而粮食局另一位副主任付某则称:“黑龙江省粮食库存充足,不但能够保证全省粮食的正常需求,而且有能力保证为国内主销区提供粮源、补充库存,但前提是:必须按照市场化的模式来运作。”
粮价上涨农民是否得、米厂利润丰厚,农民得到的实惠远远不够
卜副主任再三强调:目前的粮油价格波动属正常的恢复性上扬,其结果起到了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
农业部官员在媒体访时也称:粮油价格波动属正常的市场调节,对于保护农民利益有积极的意义。
访中,无论是零售商、批发商以及米厂,也都将涨价的原因归结为“原粮涨了,我们只是水涨船高”,事实果真如此吗?
以黑龙江五常大米为例,在其稻谷从0.53元/斤涨到0.58元/斤期间,北京市民买的五常大米却从1.10元/斤涨到了1.40元/斤(以出米率计为70%,即1斤稻谷产出0.70斤大米计算,折合成稻谷价格,相当于稻谷从0.77元/斤涨到0.98元/斤),相当于稻谷价格涨了0.21元/斤。
如果仅是原粮涨价,那多出来的0.16元/斤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据批发商程世文介绍,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利润为大米每斤五厘至一分钱,而在价格暴涨期间则可以增加十倍以上。
10月15日,程世文以0.66元/斤从方正县购得30吨无香米,运费为300元/吨。10月20日,这批无香米运到郑州后以0.92元/斤批发价出售。当天售完,净挣6000元,利润合0.10元/斤。
“事实上,我们的利润空间比这还要大得多”,程世文说,“稻价涨的次数越多,米价涨价翻番的倍数就越大。这样,就能够保证最大的利润永远掌握在批发商手里。”
米厂的利润也会随着米价上涨而大幅增加,程世文举例说,比如长粒香,在涨价前稻价为0.58元/斤,大米的出厂价为0.85元/斤,可以算出此时的利润为0.015元/斤,如米厂的日生产量为120吨大米,该米厂每天的利润就为3000元。稻价涨到0.61元/斤时,大米的出厂价涨到0.93元/斤,可以算出此时的利润为0.041元/斤,则该厂每天的利润就增至8200元,是涨价前的2.73倍。
据程世文透露,二级经销商的利润在涨价前约为每斤一两分钱,涨价后可增至四五分钱。
而五常市大米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通过涨价,五常市稻农可以增收四五千万元,平均每户增收800元,每人增收200元,每亩增收不到20元。与此同时,粮油价格上涨同时又带动着、化肥、电费等农用物资的涨价,使农民增收的幅度大打折扣,农民得到的实惠远远不够。
黑龙江省粮食局办公室卜副主任说道:“从目前看来,单纯靠市场化手段,还是很难实现预期的让农民奔小康的目标。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路还很长很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