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油价上涨_苏州油价什么时候涨的最多
1.半年身家涨1250亿!13岁泥瓦匠被迫经商,如今拿下多个世界第一
受国际海运费上涨的直接影响,我国进口大豆、豆油的到港成本不断攀升。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大豆油的价格不会下降,不过花生油和香油价格仍会保持稳定。受大豆期货上涨的影响,国内大豆油也开始全面涨价,一天之内,5升装的金龙鱼大豆油从41元上涨到44元,5升装火鸟大豆油从39元上升到43元,5升装福临门大豆油从39元上升到43. 5元,平均涨幅超过10%.
除了猪肉和鸡蛋,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便是食用油了。遗憾的是,食用油也没有逃离价格暴涨的怪圈,其涨幅甚至高于股票的涨幅。
发改委表示,目前中国食用植物油库存较多,货源充足。那究竟是商人囤油导致价格上涨还是原料价格飞涨?经过一系列调查。记者发现油料价格上涨的最大原因竟然来自一场悄无声息的国际大豆定价权争夺战。食品占CPI权重的30%强,而油料价格的上涨则直接拉动了CPI的增幅,因此作为CPI的调查之一,食用油的价格上涨波幅引起了记者注意。
据调查,仅仅是2007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5L胡姬花特香压榨一级花生油的批发价涨8%,售价110元、5L金龙鱼调和油从56元上涨至60元,5L的鹰唛玉米油从60元涨到65元,5L的金龙鱼玉米油从68元涨到70元,5L胡姬花压榨一级花生油从88元涨到95元,而5L胡姬花特香压榨一级花生油要涨到130元/瓶,涨幅近五成. 而在众多的食用油品种中,口味已经被普罗大众接受的多是花生油,菜油以及大豆油,而大豆油的销量又占所有油脂销量的60%,因此,本次调查记者便以大豆的涨幅作为样本。失去大豆定价权如此全面的价格上涨,其原因主要来自于油料价格的上涨,而作为油料的花生、玉米以及大豆等,其价格为何涨幅如此剧烈? 一位熟悉大豆的业内人士说,“三年前中美爆发的‘大豆战争’,让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急剧萎缩,后来在国际上,我们就失去了大豆的定价权。”
从2001年下半年至2003年,由美国CBOT市场带动,大连期交所的大豆合约从1700元附近起步,到了2003年8月,由于美国大豆产区天气干旱,其后美国农业部的月度供需报告出台,对行大豆情形成推波助澜,2004年初至4月5日的最后上冲阶段,美盘创出近16年的新高,同期大连期交所的大豆合约创出4100元的历史纪录。
此时,正值白宫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为缓和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向美国派出农产品(行情论坛)购团,购了150万吨大豆。当时中国代表团在4100元/吨左右的价格上签下订单。然而此后一个月,大豆价格跌至3100元/吨。
“当时中方由于信息不通畅和缺乏国际贸易经验,片面听信美国公布的虚研究报告,从而在国际豆价大幅下跌前夕在高价位上吃进了大批大豆。”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仁礼说。这个时候,美豆如潮涌入,豆价持续暴跌,山东依靠进口大豆的加工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国内种植业也遭受重创。2006年主产区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比2005年减少25%,2007年又比2006年减少600万亩,总产量由130亿斤降至92亿斤。
种植面积连年锐减掀起新一轮题材炒作,豆价再度攀升,同时也加深了国内市场对进口的依赖。油籽杂志《油世界》11月28日发表报告预计,中国在2007/2008年度的大豆进口量将从2006/2007年度2872万吨增至3400万吨,以弥补国内产量损失所带来的供需缺口,并抑制国内高企的大豆价格。
“3年前美国人在高价位上把大豆塞给中国,让你狠跌3年,跌得你种植面积萎缩了,现在美国人又趁势再拉高,再逼你高位吃进,再让你狠跌,我们可能被人家玩于股掌之上。”一位观察大豆市场3年的分析人士说。
大豆危机导致“产业失窃”
中国原有的大豆加工企业大多分布于东北大豆主产区附近,随着中国加入WTO,大豆市场开放,然而当廉价进口大豆大量涌入时,这些加工国产大豆的企业陷于劣势地位,因为国产大豆不但出油率比进口大豆低2到3个百分点,而且是依赖农户小规模生产,成本高于美国的机械化种植。为了摆脱困境,加工商们纷纷来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销区,依托港口建厂,转而加工进口大豆。在中国大豆压榨能力大肆扩张之时,世界大豆的总体生产水平又正处于下降周期,因此众多压榨企业争抢原材料,反而加剧了定价权的丢失。
由于在国际大豆的期货市场中缺少话语权,国内的大豆价格始终要伴随着国际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今年国际豆价屡创新高的同时,国内的大豆产量大幅的锐减。而豆农对于种植大豆又散失了信心,使得种植面积大幅减少,2006年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比2005年减少25%,2007年又比2006年减少610万亩,减少了12%。
作为豆油的原料,大豆价格随国际价格起落,其波动反应必然也就辐射到我国的食用油领域。因此在今年我国油价持续上涨来看,其直接的原因是:丧失国际定价权!
国储油双刃剑
大豆油一度是北方超市里的抢手货,原因是大豆油比花生油便宜得多,然而在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三大食用油中,要论起涨价的速度,还是大豆油数第一。
而在整个油料作物方面,近几年的生产规模萎缩是其中重要的因素。2006年,我国油料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了1000多万亩,2007年比2006年又减少了1000多万亩,产量下降,再加上国内的需求增长,油料自给率低,只有40%多,因此2007年在时逢大豆价格上涨时期,其他食用油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为了平抑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国家粮食部门曾在2007年9月份首次将国家储备油以竞标的形式投向市场。全国投放总量达到20万吨,其中豆油17.8万吨,菜籽油2.2万吨。作为分会场的华南粮食交易中心负责人陈总经理向记者坦言,国家打开粮食储备,其目的是为了供需关系基本平衡,希望能够以此开控制油价的上涨,但是这样的做法其实不会产生多大的平抑物价的效果。
2007年9月28日的竞标现场,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的会场里聚集着南方部分省区的油商,当时巢湖、苏州、东莞地区的大豆油的起拍价都在8150元/吨—8750元/吨之间。一个起拍单位通常是1000吨左右。负责拍卖的储备部刘经理事实上在肯定国家的这一做法:“这是国家第一次公开卖国储油啊!而且来竞拍的都是食用油的加工企业,竞标成功后,他们必须承诺在一个月内将所竞得的食用油向市场投放。这么一来,市场的缺口就相对小了,价格也就自然低了起来。”
而从厦门专程赶来竞标的陈乔在为一家食用油企业服务,在他眼里,这事实上并不是一件要为市场做善事的商业机会,“国际大豆(价格)一直在涨,而且后市也在看涨,这样的一批油下来,我们做加工的当然负担就小了!”据陈乔透露,事实上来竞标的大多都是食用油加工企业,也有一些大型的食用油品牌厂家的人,比如南方的金龙鱼和北方的鲁花等厂家,在他看来,这样的竞标会,其实是一场降低企业风险的盛宴,“主要是这个价格(竞标价格)比市场上的价格低,与此同时,后市看涨的预期很强烈。”而对于能否通过国储油的公开发售以平抑食用油价格上涨,陈乔答得很直接:“不会。”这时,苏州的中央储备量直属库的大豆油正以8510元/吨的价格起拍,通常这样的起价,成交价都会在9000元/吨左右成交。
负责研究我国粮食产业的研究员胡锋也同意这一观点,由于食用油并没有太大的季节差异,因此需求总体是平稳增长的。国储油的竞拍,只是减少了企业的风险,油企不会因此而将这批油降价出售,特别是在后市看涨的情况下。
截止至2007年12月27日,我国的豆油的价格正在10000元/吨上坚挺地走着。其中沈阳的价格达到了11700元/吨,广州的出厂价也达到了11800元/吨。天津、山东、张家港、厦门等地的价格也都在1100~12000元/吨左右。与前一天相比(12.26日),沈阳的价格上涨了200元/吨,广州的价格也上涨了400元/吨,全国这一天的涨幅在400~500元/吨之间。与2007年9月底的那场竞标相比,每吨已经高出了2000多元。
半年身家涨1250亿!13岁泥瓦匠被迫经商,如今拿下多个世界第一
成品油价格上调后各地油价调整情况
今天零时起,国家发改委将上调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汽柴油涨幅均为600元/吨,全国汽油零售价格将涨0.43元/升左右,柴油零售价格将涨0.51元/升左右。
上海:93号汽油5.99元/升
调整后上海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分别为7500元/吨和6750元/吨,分别上涨8.66%和9.69%。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后,上海地区最高零售限价为90号汽油5.51元/升,上涨0.44元;93号汽油5.99元/升,上涨0.48元;0号柴油5.73元/升,上涨0.51元。[详细]
北京:93号汽油每升涨至6.37元
在近千座国有加油站中,93号汽油价格将由每升5.89元统一调整为6.37元,每升上涨0.48元;号汽油每升上涨0.51元,涨后价格为6.78元。[详细]
广东:93号汽油每升涨至6.25元
这次成品油价格上调后,国Ⅱ标准90号汽油每升上调0.45元,93号汽油每升上调0.48元,号汽油每升上调0.52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52元;国Ⅲ标准90号汽油每升上调0.45元,93号汽油每升上调0.49元,号汽油每升上调0.53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52元。[详细]
深圳深国III93号汽油上涨到每升6.25元
本次调价,其中“深国III”号油,已从原来的6.24元每升上涨到6.77元,每升价格上涨0.53元。“深国III”93号油价格由原来的每升5.76元上涨到每升6.25元,每升价格上涨0.49元;“深国III”0号柴油由原来的5.50元每升上涨到6.02元,每升价格上涨0.52元。此外,98号汽油也由原来的每升7.48元上涨到8元,每升上涨0.52元。[详细]
浙江今起93号汽油每升上调0.49元
昨晚,浙江省物价局发布了关于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全省汽、柴油(标准品)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均提高600元。今天零时起,私家车主最常用的93号汽油上调了0.49元/升。[详细]
重庆:93号汽油6.11元/升
成品油价格于今日凌晨零时开始上调。93号汽油每升由之前的5.63元,上涨到6.11元;号汽油由之前的每升5.95元,上涨到6.46元。[详细]
江苏93号汽油涨至5.98元/升 南京涨幅达0.88元
6月30日零时起,成品油再次涨价,且这次调价还带有一个新机制:实行全省统一价,江苏13个省辖市93号汽油统一为5.98元/升。成品油上一次涨价是6月1日,两次涨价正好横跨月头、月尾,以南京为例,这次93号汽油每升上涨0.51元,一个月内的涨幅高达每升0.88元,创下历年来的新高。[详细]
湖北:93号汽油6元
据悉,93号汽油、号汽油、0号柴油每升均涨0.5元,90号汽油每升涨0.45元,-10号柴油每升涨0.55元。具体调整后的价格为:90号汽油每升5.65元(原价5.2元)、93号汽油6.00元(原价5.5元)、号汽油6.3元(原价5.8元)、0号柴油5.85元(原价5.35元)、-10号柴油6.2元(原价5.65元)。[详细]
海南:93号汽油每升7.03元
6月30日零时,海口海秀中路中石化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开始调整汽柴油价格,其中93号汽油由原来的每升6.55元调至7.03元,号汽油由原来的6.94元调至7.46元,0号柴油从原来的5.42元调至5.94元。[详细]
昆明:93号汽油涨至每升6.12元
昆明市场成品油价格今天凌晨再次上调。一个月经历了两次调价,昆明市场90号汽油上涨0.54元到了每升5.69元;93号汽油上调0.58元到了每升6.12元;号汽油上调0.56元为每升6.55元;0号柴油价格上调0.51元到了每升5.89元。[详细]
福建:93号汽油每升5.92元
从今日零时开始,我省像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等一类价区的城市的汽、柴油价格将全面上调,90号汽油的最高零售价将由现行的5.14元/升调至5.59元/升,93号汽油最高零售价由现行的5.45元/升调至5.92元/升,号汽油的最高零售价将由现行的5.76元/升调至6.26元/升,而0号柴油的最高零售价也将由现行的5.25元/升调至5.75元/升。[详细]
青岛93号汽油每升涨至6.02元
6月30日零时起,岛城的油价将进行调整:90号汽油由每升5.15元涨至 5.59元,涨了0.44元;93号汽油由每升5.54元涨至6.02元,涨了0.48元;号汽油由每升5.94元涨至6.46元,涨了0.52元,0号柴油由每升5.31元调至 5.82元,涨了0.51元,-10号柴油由每升5.72元涨至 6.28元,涨了0.56元。[详细]
南昌93号汽油每升涨至5.98元
从30日起成品油价每吨提高600元,这是本月内第二次上调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也大于上一次。记者从南昌地区某加油站负责人处了解到,93#汽油每升调整至5.98元,本月两次调价累计上涨了0.79元。[详细]
西安93号汽油涨至每升5.94元
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结合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国家发改委决定自今日零时起将汽、柴油每吨上调600元。调价后,西安地区93#汽油最高零售价为5.94元/升,涨幅0.48元/升。[详细]
河北93号汽油每升涨至6.03元
来自省物价局的消息称,《关于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说明已下发,据此测算,之前5.54元/升的93号汽油价格已经突破6元,达到6.03元。按照省物价局公布的各种油品最高零售价格详单,90号、93号、号汽油及0号柴油每升零售价格分别上调了0.45元、0.49元、0.51元及0.52元。[详细]
沈阳93号汽油今起每升涨0.47元
从今日零时起,沈阳汽油、柴油的价格开始全面上调,此次上调幅度比较大,最高每升上调0.58元。[详细]
合肥93号汽油涨至5.99元/升
根据国家发改委文件精神,从今天零时起,我省成品油价格开始上调,合肥90#汽油的价格调整为5.6元/升,0#柴油的价格调整为5.84元/升。[详细]
来源 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
作者 A Dolphin
近日,在某平台上一条名为“苏州老板每天都是私人飞机上下班”的走红网络,引起大众热议。
该网友声称此苏州老板为恒力石化董事长陈建华。随后浑水调研发文称,中显示的私人直升机参考价格为8200万元人民币,且陈建华旗下疑似还有一架价值3.26亿喷气式公务机。
且不论该直升机是否确为陈建华所有。但可以确认的是,以陈建华的财力,这些都不甚稀奇。
就在几个月前,陈建华夫妇刚以2600亿身家入选《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成为江苏首富,中国十大富豪之一,超越了李嘉诚、雷军。其身家较半年前,飙升了1250亿。
陈建华财富暴涨的背后,是A股化纤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恒力集团市值暴增的推动。
陈建华与香港恒基兆业创办人李兆基之子李家诚同为11年出生。不同的是,一个是富二代,一个是穷小子。但陈建华后来所创造的成就与财富却远远超过了李家诚。
儿时的陈建华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就连几元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来。生活所迫,13岁陈建华选择了辍学打工。但小小年纪的他又能做得了什么?
一次偶然,陈建华得以在建筑工地当泥瓦匠赚取微薄收入。天不遂人愿,因工地上的意外,他骨折了。尽管后来痊愈,他却再也无法从事重体力的劳动。经商,成为他唯一的选择。
由于出生在被誉为“丝绸之府”的江苏吴江市,尚未成年的他,开始沿街兜售一些纺织成品。渐渐地,通过数年的奋斗,陈建华的买卖生意不断做大,并成功积累下一定的积蓄。
经商,为陈建华带来了全新的人生轨迹。他开始不满足于这些小买卖,创业的想法在他心里扎了根。
1994年,陈建华得知吴江一家濒临倒闭的织造厂正在出售,他激动难耐,与妻子一拍即合,耗费369万元成功收购该工厂,并正式成立了吴江化纤制造厂(恒力集团前身)。
但他没想到的是,他买到的只是一个“空壳”。工厂里仅有一百多台机器,一个人也没有。原来,听说工厂被卖给不知名的个人后,工人们觉得工厂未来无望,一夜之间全部辞职。
但投入身家的陈建华并未放弃。他来创业,就是来改变,来创造的。设备换新,制定管理铁律、摒弃大锅饭,搞奖励,在他的一系列操作下,工厂不仅正常运转,还更加“火热”。
一年里,陈建华就让工厂扭亏为盈,实现超1千万的收入。但很快,纺织厂又遇上了亚洲金融危机,全行业深陷困境,倒闭的倒闭,亏损的亏损。
敢为人先的他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策——收购倒闭的工厂和设备。这一决定,成就了他金融危机过后的行业地位。当别人正要重新开始时,他已经成为了纺织行业老大。
尽管成为了中国织造业领头羊,但陈建华又立即看到了自身的局限性——造不出纺丝,而纺丝又是织造面料的主要产品。
据了解,在千禧年,中国纺丝产能严重不足,一些高端纺丝则完全依赖进口。加上国际市场尚未打开,导致当时中国的纺织业出口量仅占全球不到1/6。
2002年,陈建华的纺织厂遭到一众国际化纤厂抬价刁难。原料恶意上涨,势必影响生意。但要自行制造纺丝,就必须组建化纤厂,即以PTA(精对苯二甲酸)为主要原料,生产加工制造人造纤维。
为改变自身劣势,陈建华毅然决然斥资22亿元,向石化中游、纺织上游“化纤”突围。这一年,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诞生。
事实上,当时的中国也有不少化纤企业,但因为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其成品无法与国外相比拟。为保证竞争力,陈建华从德国引进了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
次年,陈建华通过合并旗下公司,正式组建了(中国)恒力集团。不过几年,陈建华就靠着设备新、规模大、成本低击垮了行业内的外资工厂,而那些工厂里的顶尖工程师们,也全被恒力吸收招纳。
2007年初,恒力20万吨超亮光丝项目正式投产,再次打破了国外市场垄断,填补了国内高档有光丝的空白。
2009年,陈建华再次发力提高产能。这一年,恒力集团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企业,陈建华也被称为“世界化纤巨子”。
就在陈建华高光的这一年,受到金融危机波及国际油价大幅降落,而原油又是生产PTA的主要源头,是恒力化纤厂的重要原料。当时的中国,在PTA及芳烃领域也都严重依赖进口。
陈建华一鼓作气,决定再次逆流而上,进攻上游石化行业。
“什么时什么事”。这是陈建华总结恒力集团的过往。事实上,当时的恒力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实力。但前进不止,敢为人先,才是陈建华的一贯作风。
2010年,恒力集团正式投资建设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主要建设年产660万吨的三条PTA生产线,这是恒力开展“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开端。
事实上,恒力意识到,原油的产量是无法决定的,但如何高效地提炼原油,赋予原油超越本身的价值,是集团未来的重点。“炼化一体化”模式就是恒力的选择。
一边打造“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全产业链布局,另一边陈建华也没忽视资本的加持。
2015年,陈建华不顾众人反对,拿下上市公司股份。随后,经陈建华操作,恒力成功借壳上市。
到了2019年,恒力集团投资投资740亿元,建成的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石油炼化项目,也意味着恒力集团实现了从原油到纺丝的完整产业链条。
但恒力的步伐依然不止于此。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的同时,恒力又开始筹建总投资高达1350亿元的中国最大的煤化工项目。
有人会问,已经打通了从原油源头到生产销售布匹的恒力,为何要再耗费巨资开启“从一块煤到一匹布”的产业链布局?
实际上,恒力的目标,是煤化工与石化工两手抓。因为石油对恒力而言,依然是个不确定性因素较高的原料。而煤炭和石油互为替代品,中国又是产煤大国,在某种时刻,煤炭可以替代原油,从而抵消原油的部分风险。
如今,陈建华带领恒力一举打破国外对中国PTA与芳烃高端行业垄断,坐拥多个“全球之最”:全球产能最大的PTA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之一、全球规模最大且收率最高的乙烯项目......
从卖布,到造布,到造纺丝,再到炼化原油。一家小小的纺织厂,成功逆流而上打通全产业链,走向世界。这离不开陈建华的运筹帷幄。
数据显示,恒力集团2020年实现营收6953亿元,接近7000亿,成为排在华为后面的第二大民营企业,中国最大的民营化工企业。
中国从来不缺艰苦突围的人。正如陈建华所言:“处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们每一天都在创造 历史 。”恒力的过往,通过一步步摸索,才拥有了诸多奇迹和 历史 时刻。但奋斗不止, 科技 无上限,于未来而言,恒力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