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与汽油互溶吗_乙醇和汽油互溶吗
1.醇类如何与汽油互溶
2.乙醇和汽油都是非极性的,为什么可以乙醇可以溶解在极性的水中,而汽油不行?
3.纯汽油和乙醇汽油混着加需要清洗油路吗?
4.乙醇汽油可以和普通汽油混用吗?
1、特点不同:乙醇汽油用燃料乙醇作为汽油添加剂,环保、清洁、可再生。而普通车用汽油则是使用化学制剂MTBE等为原料作为汽油添加剂,对环境有较大污染,许多国家已经相继禁用MTBE等添加剂。
2、蒸发潜力不同:乙醇的蒸发潜力更大,是汽油的2倍。这一大特点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以及冷却发动机的有利因素。
醇类如何与汽油互溶
工业酒精能代替93号汽油使用
工业酒精主要含乙醇,通常会含部分水。
乙醇汽油与汽油相比较,每千克乙醇汽油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只相当于汽油的一半。
无水乙醇密度0.789g/cm2,93汽油0.725g/cm2。
混合是能的,无水乙醇可以任意比例和汽油互溶,然而互溶后的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对水和温度变得敏感,吸水后乙醇会和汽油发生分离,影响燃烧效果。
直接燃烧会使发动机动力有所下降。
99.9%的工业酒精属于无水乙醇,乙醇含水占乙醇体积大约5%时就会和汽油发生分离而无法互溶。
乙醇和汽油都是非极性的,为什么可以乙醇可以溶解在极性的水中,而汽油不行?
乙醇是水吗?加到油里有危害吗?
各位车友,使用乙醇汽油有什么注意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已经上路行驶的汽车,不需要担心能不能使用乙醇汽油的问题。不过里程3万公里以上的车辆,在更换乙醇汽油前,需要把油路、发动机清洗一下,减少积碳,即可顺利使用,也就是给车做一次“”。新车不需要这个步骤,可以直接使用乙醇汽油。在乙醇汽油的使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频繁的混合使用,偶尔与传统汽油混用对车辆没有影响。
乙醇在完全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与氧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乙酸,乙酸有一定轻微的腐蚀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发动机缸壁有氧化陶瓷类的镀膜保护,所以影响不大。乙醇对于没有保护涂层的活塞、活塞环会有轻微腐蚀。据试验表明,在汽油中乙醇含量10%以下时,腐蚀程度会很小,如果超过15%,则必须添加有效的腐蚀抑制剂。
小编提醒广大车主,腐蚀程度主要由乙醇浓度决定,在给爱车加油时,一定要认准正规、可靠的加油站加注E10标准的汽油,以确保乙醇浓度不会超标。
在更换乙醇汽油后,若车子行驶里程数很少,车主应尽可能减少油箱内的储油量,保证一个月加油一次为宜。这是因为,汽车的油箱并非绝对的密闭环境,油箱中的平衡阀会在适当情形下打开以平衡内外气压。当空气中的水蒸汽和乙醇汽油互溶后,会导致汽油中含水量增加,进而影响发动机性能和使用寿命。对于长期停放的车辆,比较爱惜车辆的朋友可以定期添加除水剂,起到减少汽油含水量的作用。
纯汽油和乙醇汽油混着加需要清洗油路吗?
有机化合物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苯、酒精等有机溶剂。原因何在?中学课本、大学课本均对此进行了解释。尽管措词不同,但中心内容不外乎是:有机化合物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它们难溶于极性较强的水,易溶于非极性的汽油或弱极性的酒精等有机溶剂。汽油的极性在课本中均未做详细说明,故而在教学中常常做如下解释:所有的烷烃,由于其中的O键的极性极小,以及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其分子的偶极矩为零,它是一非极性分子。烷烃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如碳氢化合物、四氯化碳等。以烷烃为主要成分的汽油也就不具有极性了。
确切而言,上述说法是不够严格的。
我们知道,分子的极性(永久烷极)是由其中正、负电荷的“重心”是否重合所引起的。根据其分子在空间是否绝对对称来判定极性,化学键极性的向量和——弱极矩μ则是其极性大小的客观标度.
常见烷烃中,CH4、C2H6分子无极性,C3H8是折线型分子,键的极性不能相互完全抵消,其μ≠为0.084D。至于其它不含支链的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为奇数时,一定不完全对称而具有极性;分子中碳原子数为偶数时,仅当碳原子为处于同一平面的锯齿状排布的反交叉式时,分子中键的极性才能相互完全抵消,偶极矩为零,但由于分子中C—C键可以旋转,烷烃分子(除CH4)具有许多构象,而上述极规则的锯齿状反交叉式仅是其无数构象“平衡混合物”中的一种,所以,从整体来说,除CH4、C2H6外,不带支链的烷烃均有极性。带有支链的烷烃,也仅有CH4、C2H6等分子中H原子被—CH3完全取代后的产物尽其用,2—二甲基丙烷、2,2,3,3—四甲基丁烷等少数分子不显极性,余者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极性。由于烷烃中碳原子均以SP3杂化方式成键,键的极性很小,加上其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角均接近于109°28′,有较好的对称性(但非绝对对称)故分子的极性很弱,其偶极矩一般小于0.1D.
烷烃中,乙烯分子无极性,丙烯分子,1—丁烯分子均不以双键对称,μ分别为0.336D、0.34D。2—丁烷,顺—2—丁烯的μ=0.33D,反—2—丁烯的偶极矩为零,即仅以C=C对称的反式烯烃分子偶极矩为零(当分子中C原子数≥6时,由于C-CO键旋转,产生不同的构象,有可能引起μ的变化),含奇数碳原子的烯径不可能以C=C绝对对称,故分子均有极性。
二烯烃中,丙二烯(通常不能稳定存在)、1、3一丁二烯分子无极性,1、2一丁二烯分子μ为0.408D,2—甲基一1,3—丁二烯(异戊二烯)分子也为极性分子。
炔烃中,乙炔、2—丁炔中C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分子以C—C对称,无极性,但丙炔、1—丁炔分子不对称,其极性较大,μ分别为0.78D和0.80D。
芳香烃中,苯无极性,甲苯、乙苯有极性,μ分别为0.36D、0.59D;二甲苯中除对一二甲苯外的另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子不对称,为极性分子,显而易见,三甲苯中之间一三甲苯分子的μ为零,联苯、萘的分子也无极性。
综上所述,烃的分子有无极性仍是取决于各自的对称程度是否将键的极性完全抵消。当某分子并不因其中C—CO键的旋转而引起碳干排布不同的构象时,构型则绝对对称,分子无极性。将其分子中H原子全部用——CH3所替代,分子的偶极矩仍为零。作为以烷烃为主要成分的汽油、石蜡,其中可能含有非极性的分子构象,但从整体来说,同绝大多数烃的分子一样,它们也是具有极性的,只是由于其中C—H键的极性极弱,其偶极矩极小。烃类的偶极矩一般小于1D,在不饱和烃中尚有以Sp2、Sp杂化方式成键的碳原子,键的极性及分子的极性均较相应的饱和键烃强,炔烃的极性较烯烃强。
至于烃的衍生物,常见的除四卤化碳,六卤乙烷、四卤乙烷、对一二卤苯、对一二硝基苯、间一三卤苯等非极性的烃分子中氢原子或—CH3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全部或部分以完全对称的方式所取代的产物等少数物质外,多数都具有极性,分子的偶极矩较相应的烃大,一般大于1D。
由此可见,有机物的分子除少数为非极性分子外,大多数是具有极性的。其偶极矩不少还比水大,如一氯甲烷为1.87D、一氯乙浣为2.05D、溴苯为1.70D、乙醛为2.69D、丙酮为2.88D、硝基酸为4.22D、乙醇为16.9D,有机物的极性并不都很弱。当然,与无机物相比较,有机物是弱极性,作为常见的有机物之一的汽油,尽管其主要成分的偶极矩不大,在教学中往往将汽油及烷烃等视为非极性的。但烷有烃等有无极性是个是非问题,在教学中尤其在师范除校化学专业的教学中,不宜进行如此处理而不加任何说明。否则,容易引起学生错觉,往往不加考虑地认为烷及烃的分子都绝对对称的、均无极性,而将问题简单化、绝对化、对本身的业务进修及今后的教学工作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在教学中至少都必须明确说明有机物的弱极性与非极性的前提是与无机物整体相比较,汽油等物质因主要成分的极性很弱,通常视为非极性。
参阅:://.tjjy.cn/pkuschool/teacher/its/gao1/hx/2/1.5-3.htm
乙醇汽油可以和普通汽油混用吗?
不需要。
车用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具有较强的溶解清洗特性。在第一次换乙醇汽油时,没有必要提前进行有针对的清洗,因为积碳还会继续产生,凡是有机燃料都不可能完全杜绝积碳。
但也有一个条件,即汽车换油前并未出现油路堵塞的症状,如果汽车出现抖动、怠速不稳、油耗高、动力变弱等油路堵塞的症状,那就清洗一下油路。
一般情况下,使用乙醇汽油后,车子不出问题,就不用清洗油路;但车子出现怠速抖动,难启动之类的情况,就需要考虑给车辆清洗油路。实际上,初次换用乙醇汽油,还可以考虑适量缩短换机油的保养周期,让汽车逐渐适应,这样做就不至于将汽车隐藏的一些问题爆发出来。
扩展资料:
汽油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燃烧会形成一小部分积碳,再有就是燃油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一种胶状物质。
这些胶状物质夹杂在汽油里通过供油系统进入燃烧室内,与汽油一起燃烧,这样不能完全燃烧的混合物,形成了一部分积碳。
是否需要清洗油路的判定方法:
1、冷启动困难,油耗增加;
2、动力下降,爬坡无力;
3、加速反应迟缓或者不灵;
4、怠速不稳,中途熄火;
5、车辆抖动,发动机噪音突然增大;
6、烧机油、冒蓝烟;
7、尾气超标,年检时通不过环保检测;
8、汽车驾驶性能整体下降。
解决方案:清洗油路;加注高质量的汽油,不要长时间怠速行驶;多跑高速,手挡车尽量提高换挡转速。
参考资料:
乙醇汽油可以和普通汽油混用。关于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混用的更多资料如下:1、偶尔混合使用可以,但是使用3万公里以上的汽车,在首次使用乙醇汽油前,应对油箱和燃油系统做彻底的清洗。2、乙醇汽油含有10%的无水酒精,会将普通汽油附着在油箱上的杂质溶解下来,造成喷油嘴堵塞。3、乙醇和普通汽油都是烷烃类挥发性可燃液体,相互间并不会产生化学变化如变性结胶等,只是热值和着火点的温度稍有不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