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基汽油的简介

2.为什么氯被称为海洋元素

3.Ⅰ.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实验室蒸馏石油的装置图:(1)实验室分馏石油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A.连接接液

4.高一有机化学

5.三次发现石油效用都有哪些作用?

6.海水中有什么元素及主要物质和它们的含量

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_12二溴乙烷消去反应

海水中溴的浓度较高,在海水中溶解物质的顺序表中可排在第7位,平均浓度大约为67毫克/升。海水中溴的总含量有95万亿吨之多,占整个地球溴总储量的99%以上,因此可以说溴是“海洋元素”。

我们所使用的青霉素、链霉素等各种抗菌素都离不开溴。溴不仅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有关,在农业生产上也大有用途,用溴制作的熏蒸剂和杀虫剂,可以消灭害虫。

在工业方面,溴也有用武之地。目前溴大量地用作燃料的抗爆剂,把二溴乙烷同四乙基铅加到汽油中,可使燃烧后所产生的氧化铅变成具有挥发性的溴化铅排出,可防止汽油爆炸。用溴能生产一种溴丁橡胶。

乙基汽油的简介

1、

氰(qíng)化钠为立方晶系,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熔点563.7℃,沸点1496℃。

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用于基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方面作络合剂、掩蔽剂。是含有氰根的化合物。

2、氰化钾

白色圆球形硬块,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剧毒。在湿空气中潮解并放出微量的 氰化氢气体。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其污染事故常发生于电镀、炼金、热处理、煤气、焦化、制革、有机玻璃、苯、甲苯、二甲苯、照相以及农药等的生产过程中。

接触皮肤的伤口或吸入微量粉末即可中毒死亡。与酸接触分解能放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 氯酸盐或 亚硝酸钠混合能发生爆炸。

3、碘化汞

碘化汞有两种变体。一种是红色碘化汞,四角晶体,相对密度6.36g/cm?(25℃)。在127℃转变为**,冷却时再变为红色。一种是**碘化汞,正交晶体,相对密度6.094g/cm?(127℃)。熔点259℃。

沸点354℃。在室温下不稳定,经过几小时后就转变为稳定的红色变体。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氯仿、甘油、丙酮、二硫化碳、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于医药,并用作化学试剂。

4、重铬酸钠

重铬酸钠是一个无机化合物,俗称红矾钠,橘红色晶体,有剧毒,常以二水合物的形式使用。

红色至桔红色结晶。略有吸湿性。100℃时失去结晶水,约400℃时开始分解。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酸性。1%水溶液的pH为4,10%水溶液的pH为3.5。相对密度2.348。熔点356.7℃(无水品)。

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极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50mg/kg(无水品)。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对人有强致癌危险性。有腐蚀性。

5、五氧化二钒

五氧化二钒,IUPAC名称为氧化钒,是钒的氧化物。它是一种有毒的橙**固体,微溶于水,加热时失去氧而分解。

五氧化二钒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主要用于冶炼钒铁。用作合金添加剂,占五氧化二钒总消耗量的80%以上,其次是用作有机化工的催化剂,即触媒,约占总量的10%,另处用作无机化学品、化学试剂、搪瓷和磁性材料等约占总量的10%。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五氧化二钒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氰化钾

百度百科—碘化汞

百度百科—重铬酸钠

百度百科—五氧化二钒

为什么氯被称为海洋元素

四乙基铅可由氯乙烷与钠铅合金反应制取,方程式如下

4 NaPb + 4 CH3CH2Cl ==== (CH3CH2)4Pb + 4 NaCl + 3 Pb

产物为无色,具黏性的液体,因为该化合物不带电荷,且由四个烷基包围,使其具有亲脂性和可溶于汽油。

值得注意的是,四乙基铅结构中的四个C-Pb键的引力相当弱,内燃机燃烧的温度可使其分解。分解时,会先转变为三乙基铅(CH3CH2)3Pb和乙基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清除其他自由基。通过自由基反应,从而不致过早开始燃烧,使点燃适当地延迟,预防震爆。

四乙基铅一度广泛使用作为添加剂在汽油,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以防止发动机内发生震爆,从而能够使用更高的压缩比率,藉以提高汽车发动机效率和功率。最初使用四乙基铅添加剂的美国,与最初使用酒精作添加剂的欧洲比较。含铅汽油的优点从它的高能量含量和贮藏品质较高表现出来,最终成为了普遍使用的燃料添加剂。其中一个最大的优点,四乙基铅比其他抗爆震剂或使用高辛烷值的汽油混合剂比例比较,仅需要非常低的浓度,就达到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典型的制备方法,是以一份的乙基液(内含四乙基铅)加到1260分未经处理的汽油。其他抗爆震剂必须在用较大量的份量和/或比天然汽油的能源值更低。高能源值的含铅汽油会有更大的燃油效率。

当酒精用来作为抗爆剂,会造成燃料吸收水分和空气,高湿度燃油可导致燃料喉管生锈和腐蚀。而四乙基铅是较易溶于汽油,而乙醇则难溶于汽油,且溶解度随燃料湿度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滴和积水的水分可以形成在燃油系统的燃料喉管结冰。此外燃料的高湿度也可以出现生物污染问题,由于某些细菌能够在水面和汽油的表面繁殖,从而在燃料系统内造成细菌滋生。四乙基铅的毒性,使其具杀菌特性,有助防止燃油污染和细菌生长而造成燃油降解。

此化合物常用于汽车汽油的添加剂,提高辛烷值,作为抗震爆之用,从而延长各零件的寿命。其燃烧会产生固体一氧化铅和铅 固体铅金属与氧化铅会在发动机内迅速积聚,损害发动机内各个零件。

(CH3CH2)4Pb + 13 O2 → 8 CO2 + 10 H2O + Pb

2Pb + O2 → 2PbO

因此会加入1,2-二溴乙烷或1,2-二氯乙烷,令铅反应为可蒸发的溴化铅和氯化铅,但这些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对儿童脑部构成损害,因此油公司开始推出无铅汽油。此外,这种添加剂也会造成催化转换器内的催化剂受污染,催化剂失效会使汽车的催化转换器失去其功能。 四乙基铅为剧毒性物质,其毒性为金属铅的100倍,且常用的解救铅中毒的金属螯合剂,如依地酸钙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EDTA 2Na-Ca)对该化合物中毒无效。皮肤接触,吸入挥发物皆可中毒。进入人体后,部分会转变为三乙基铅,三乙基铅可穿透血脑屏障,伤害中枢神经系统。

四乙基铅的轻度中毒症状为易兴奋、急躁、易怒、焦虑不安和病症型类神经症,重度中毒症状为躁动不安、精神错乱、幻觉、妄想、谵妄、人格改变、甚至暴力行为等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

Ⅰ.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实验室蒸馏石油的装置图:(1)实验室分馏石油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A.连接接液

地球上99%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水中,所以溴元素有海洋元素之称,而不是所谓的氯。

氯元素属于卤素元素之一,氯气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极其强烈的刺激性味道,有时我们打开自来水龙头,甚至偶尔会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就是氯,其化学性质不如氟元素那么活泼,但在卤素家族里也算数一数二的了,同样具有强大的毒性。

氯以化合态的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当中,另外氯元素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氯元素钾和钠结合,可以保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人体当中的氯元素大多集中在脑脊髓液和胃中的消化液里,对于人体来说,大部分的氯元素来自于食盐,也就是氯化钠。

溴的应用:

我们所使用的青霉素,链霉素等各种抗菌素都离不开溴,溴不仅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有关,在农业生产上也大有用途,用溴制作的熏蒸剂和杀虫剂,可以消灭害虫。

在工业方面,溴也有用武之地,目前溴大量地用作燃料的抗爆剂,把二溴乙烷同四乙基铅加到汽油中,可使燃烧后所产生的氧化铅变成具有挥发性的溴化铅排出,可防止汽油爆炸,用溴能生产一种溴丁橡胶。

高一有机化学

Ⅰ.(1)按组装仪器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连接好装置后,注意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装入碎瓷片和石油进行蒸馏,正确操作顺序为:EFDACBG,

故答案为:EFDACBG;

(2)①温度计水银球应处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不应插入溶液;

②冷凝管中凝水的流向错误,冷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

故答案为:①温度计水银球应处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②冷却水的方向通反了;

Ⅱ.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三次发现石油效用都有哪些作用?

1、设烃分子式为CxHy,则1mol该烃完全燃烧,需氧气为:x+y/4=9.5

根据烃分子中C、H原子个数关系,有:y≤2x+2

解得,满足条件的烃分子式有:C6H14、C7H10、C8H6、C9H2。

2、N(C):N(H)=6/12 :1/1 = 1:2

所以实验式CH2

Mr(烃)= 14*2 =28 所以分子式C2H4

3、化合物A、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

A的1H-NMR谱上只有一个峰,则A的4个氢原子相同,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2Br)名称为1,2-二溴乙烷。

B的结构简式为(CH3-CHBr2)名称为1,1-二溴乙烷,B的1H-NMR谱上有(2)个峰,强度比为(3:1)。

4、30.6g样品中含C:70.4/44=1.6mol,

质量为:1.6*12=19.2g

含H:(19.8/18))2=2.2mol,

质量为:2.2*1=2.2g

含N:(2.24/22.4)*2=0.2mol

质量为:0.2*14=2.8g

含O:30.6-19.2-2.2-2.8=6.4g

6.4/16=0.4mol

N(C):N(H):N(N):N(O)=1.6:2.2:0.2:0.4=8:11:1:2

所以实验式为C8H11NO2 式量为153

相对分子质量为153.0,则其分子式为:C8H11NO2

5、1mol有机物中含C:88*68.2%/12=5

含H:88*13.6%/1=12

含O:(88-12*5-12)/16=1

所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 C5H12O

光谱显示该分子中有4个甲基,则其结构简式为

(CH3)3C-O-CH3

海水中有什么元素及主要物质和它们的含量

石油是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考古学家们在现今伊拉克幼发拉底河两岸五千多年的古建筑中,发现有利用石油沥青、沙浆的迹象。

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编著的《汉书》中记载着:“高奴有洧水可然。”高奴在今天的陕西省延长县一带。洧(wěi)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然”是古代的“燃”字。这就是说,我国早在公元1世纪以前就已经发现洧水上有石油,可以燃烧。

但是长期以来,不论是我国,还是其他文明古国,在发现石油后只是直接用做燃料或照明,它冒出浓厚的黑烟,还产生强烈刺鼻的嗅味。

大约到19世纪初,人们才开始认识从石油中蒸馏出煤油,用做燃料和照明,可以减少黑烟和不愉快的嗅味。1823年,俄罗斯农民B·杜比宁和他的两个兄弟在北高加索地区盛产石油的格罗兹尼附近首先建成蒸馏石油提取煤油的装置。

1855年,美国耶鲁大学化学教授西利曼通过分析石油的化学成分,确定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开始将石油蒸馏,获得50%类似煤焦的产物,供照明用。1859年德雷克首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蒂图斯维尔钻井油,它不再是等待石油慢慢聚集到地面上来收集了。当时石油被用做外科药剂。医治“百病”。只是经过了一段时期后,美国匹兹堡一位销售石油的商人基尔接受一位化学家的劝告,按照分馏酒和水的方式分馏石油。最初只是得到含5~8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石脑油,即溶剂油、汽油。后来分馏出含9~18个碳原子的煤油,其余馏分是润滑油,用做润滑剂,残渣沥青用作涂敷屋顶防渗漏。从润滑油中又逐渐分馏出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等,并将煤油用硫酸、碱处理以脱色除嗅用于照明。这大约已到19世纪末。

从石油中提取煤油供照明用是第一次发现石油的效用。

这时汽油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为它的着火点低,又容易挥发,不仅是一遇火就着,而且是烧成一片,甚至会发生爆炸。因而当时人们视它为危险的“废料”,不知如何处理。

到19世纪末,内燃机和汽车相继问世。内燃机和蒸气机不同。蒸气机是用燃料烧开锅炉里的水,产生蒸气,再把蒸气引进汽缸里,推动活塞工作,内燃机是将燃料引进汽缸里燃烧,使燃烧产生的气体推动活塞工作。内燃机需要易燃的液体作燃料,汽油正好符合它的要求。当内燃机安装在车上成为汽车后,汽车迅猛发展起来,接着飞机、汽艇等相继出现,汽油变“废”为宝了。

这是第二次发现石油的效用。

电灯出现后,煤油的需要量大减。这就又促使人们尽快研究能否从石油中提取更多汽油,减少煤油产量。

化学家和工程师们设想,既然汽油是含碳原子较少的碳氢化合物,而煤油是含碳原y-较多的碳氢化合物,能不能将含碳原子较多的分解成较少的呢?

到20世纪初,这种设想开始变成现实了。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化学家伯顿从1910年开始研究。1913年取得专利。他将石油放进锅里加热,使煤油在一定压力下分裂成较小的分子,煤油变成了汽油。现在这个过程叫做裂化。本来从10吨石油里只能得到1吨左右的汽油,用裂化方法后汽油的产量增加了。

把石油中含碳原子较多的碳氢化合物裂化成含碳原子较小的碳氢化合物过程是石油的化学加工过程,不同于石油的分馏,后者是石油的物理加工。

随着汽车和飞机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型客机和超音速喷气式飞机,汽油需求量不断增加,不仅要把煤油裂化成汽油,更希望从整个石油中提取出更多分量的汽油,同时对汽油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油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在内燃机的汽缸中燃烧时往往在发火前就进行爆炸性的燃烧,因而引起爆震现象。这不仅造成能量的浪费,而且也损害内燃机的汽缸。经过化学家们试验,知道爆震程度的大小与所用汽油的成分有关。一般说来,直链烷烃在燃烧时发生的爆震程度最大,环状烃和带有很多支链的烷烃发生的爆震程度最小。在含有7~8个碳原子的汽油成分中,以正庚烷的爆震程度最大,而异辛烷基本上不发生爆震。正庚烷的分子结构是直链的,异辛烷带有支链。

于是制定出辛烷值作为汽油爆震的尺度,以正庚烷和异辛烷作为标准,规定正庚烷的辛烷值为0,异辛烷的辛烷值为100。在正庚烷和异辛烷的混合物中,异辛烷的质量分数叫做这个混合物的辛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多少号汽油。

各种汽油的辛烷值,或多少号汽油,是把它们在燃烧时所发生的爆震现象与上述混合物比较得到的。例如,某汽油的辛烷值是80,或80号汽油,就是说这种汽油在一种标准的单个汽缸中燃烧时所发生的爆震现象与由20%(体积分数)正庚烷和80%异辛烷在同一汽缸中燃烧时所发出的爆震程度相同。普通汽油并不是正庚烷和异辛烷的简单混合物,所以辛烷值只表示汽油爆震程度的大小,并不表示异辛烷在其中的含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美国通用汽油公司的实验室里进行着许多物质的筛选研究,试图找到一种物质,把它添加到汽油里,减低汽油的燃烧爆震。终于在1921年12月9日找到了四乙基铅Pb(C2H5)4这种化合物。据说,当时试验的人员高兴得跳起舞来。

四乙基铅是一种具有强烈气味的无色而有毒的液体,在汽油中加入少量后确实能降低爆震,被称为抗震剂。但后来发现四乙基铅在汽缸里燃烧后会生成氧化铅,堆积在汽缸里,造成障碍。于是又添加二溴乙烷(CH2)2Br2和二氯乙烷(CH2)2Cl2。它们在燃烧时能与四乙基铅发生化学反应,把生成的物质一起排出。

解决汽油在汽缸里燃烧产生的爆震的问题,还有另一种方法。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一位机械工程师乌德里创造了石油裂解的化学加工方法。

从裂解、裂化得到的副产气体主要是乙烯、丙烯、甲烷、乙烷、丙烷等等。它们是制造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塑料和人造纤维、人造橡胶、洗衣粉、农药等的原料。它们成为了化工原料。

这是第三次发现石油的效用。

海水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海水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除氢和氧外,每升海水中含量在 1 毫克以上的元素有Cl、Na、Mg、S、Ca、K、Br、C、Sr、B 和 F 11种,一般称为“主要元素”。每升海水中含量在 1 毫克以下的元素,叫“微量元素”或“痕量元素”。

海水中几种主要无机盐的浓度如下:

Cl- 19.10g/kg, Na+ 10.62 g/kg, SO4-- 2.66g/kg,

Mg+ + 1.28g/kg, Ca+ + 0.40g/kg, K+ 0.38g/kg, 痕量元素 0.25g/kg。

参考:《海洋手册》,郭 琨 编著,海洋出版社,年。

另外

海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混合溶液,包括水、溶解干水中的多种化学元素和气体。迄今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达80多种,依其含量可分为三类:、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有时,后两类也通称微量元素。每升海水超过100毫克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最主要的常量元素有氧、钠、镁、硫、钙、钾、溴 、碳、鳃、硼、氟11种,约占化学元素总含量的99.8~99.9 。其他化学元素含量极少,其中,每升海水含有l~100毫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钼、钾、铀、碘等。每升海水含有1毫克以下的元素称为痕量元素。如金、银、镉等.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绝大多数是以盐类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其中氯化钠最多,占88.6%,硫酸盐占10.8%。海水的常量元素之间的浓度比例几乎不变.具有恒定性,这对于研究海水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海水的主要盐分

盐类组成成分 每千克海水中的克数 百分比

氯化钠 27.2 77.7

氯化镁 3.8 10.9

硫酸镁 1.7 4.9

硫酸钙 1.2 3.6

硫酸钾 0.9 2.5

碳酸钙 0.1 0.3

溴化镁及其他 0.1 0.3

总计 35.0 100.0

海水中的气体主要由氮、氧和二氧化碳组成。氮占64%,氧化碳约占2%,氧易溶于水,并随水温增高而减少,温度0℃时.约占40%。